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栓塞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栓塞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例急性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MRI(T1、T2、FLAIR、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超声心动图(UCG)等检查,比较栓塞源性卒中的特点.结果有心源性栓塞病因的脑梗死患者30例(14.9%),DWI证实单发梗死12例(5.9%),多发梗死18例(8.9%);无明确栓塞病因的脑梗死患者,经DWI证实有71(35.1%)例患者存在多发的、时间上关系密切的急性栓塞性梗死灶;全部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中,小血管腔隙性梗死的患者有46例(22.8%).结论DWI能区分急、慢性脑缺血,协助鉴别责任病灶,有助于进一步筛查卒中的病因及二级预防的开展;MRA、颈动脉超声、TCD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在卒中病因学调查中起重要作用.
-
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血S100B含量的影响
目的测定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血S100B蛋白含量,研究异氟醚麻醉复合持续输注尼莫地平的安全性.方法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麻醉组(ISO组)和尼莫地平组(NIMO组),每组15例.ISO组术中吸入1个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异氟醚维持麻醉.NIMO组在诱导后输注尼莫地平20μ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同时吸入1 MAC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循环指标及取血测定S100B蛋白含量.结果 NIMO组输注尼莫地平20μg*kg-1*h-1后血压降低幅度在安全范围内,心率无显著变化;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增加.ISO组在动脉瘤夹闭前后血S100B蛋白浓度有显著升高(F=3.136,P=0.014),而NIMO组S100B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输注尼莫地平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在安全范围内,该剂量可减轻动脉瘤夹闭后载瘤动脉血管痉挛的程度.
-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的DNA表达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穿或重症乙肝患者尸检肝组织标本50例,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用0.05%多聚赖氨酸处理后使用.分别设立无引物、无地高辛标记引物、无TaqDNA聚合酶PCR反应体系及非乙肝患者肝组织共10例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原位PCR技术进行HBV-cccDNA检测.结果HBV-cccDNA在乙肝患者肝细胞中阳性表达以核型为主,呈蓝紫色,在肝细胞中总阳性表达率为60%~85%;偶见于细胞浆中,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原位PCR可以在肝细胞原位检测出HBV-cccDNA,阳性信号以核型为主.提示HBV-cc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为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及复制的根源.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 -
北京医学杂志编辑部关于处理一稿多投的声明
为维护北京医学杂志的声誉和读者的权益,本刊特对一稿多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
1.作者向本刊投寄的文稿,经审稿专家、本刊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审阅,发现已在他刊(其他文种期刊除外)发表,或审稿专家已为他刊审过此稿,尽管文稿在文题、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方面略有不同,但其主要数据和图表相同,本刊则认定此文稿为一稿多投。 -
特发性过度睡眠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过度睡眠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0例特发性过度睡眠患者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测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结合临床特点进行诊断.结果10例患者均有过度或发作性的白天睡眠,多导睡眠仪检测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显示10例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为10min,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相睡眠时段均<2个,日间睡眠主要由非快速眼动睡眠相组成.结论特发性过度睡眠是一种不同于发作性睡病的独立疾病,可根据临床特点及多导睡眠仪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880例肝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肝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肝病种类的变化.方法 总结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880例肝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甲胎蛋白等37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病死亡患者的病种构成中,肝硬化病死率从2002年的33.6%降至2005年的26.9%;而原发性肝癌病死率从2002年的37.5%上升至2005年的44.5%,但均无显著性差异.880例死亡患者合并3个以上并发症者占89.1%.结论 □原发性肝癌已成为主要的肝病死亡类型,多种并发症共存是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来比林加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术后的患者自控镇痛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比林与芬太尼合用于鼻内镜术(ESS)后患者静脉滴注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鼻内镜手术60例,静吸复合全麻,术后48h内患者静脉滴注自控静脉镇痛(PC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芬太尼0.8mg,来比林2.7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芬太尼8μg/ml,来比林27mg/ml).对照组30例,芬太尼1.4mg,溶于100m1生理盐水中(芬太尼14μg/ml).背景速度均为1ml/h,PCIA 1ml/次,锁定时间40min.结果两组术后48h内均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VAS<4),VAS评分和PCIA次数两组相似.实验组、对照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51±0.03)mg和(0.91±0.06)mg(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其中镇静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比林可有效加强ESS术后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镇痛的安全性及镇痛质量.
-
不同程度血尿酸水平对老年人群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血尿酸与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入组年龄>60岁人群共1 304例,其中男性816例,女性488例,收集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史、疾病信息、BMI等一般资料,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查(MMSE)、抑郁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并测定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按照男女性别分类以及血尿酸水平(360 μmol/L)分层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了年龄,受教育年限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 ①在男性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MMSE值呈显著正相关(beta=2.58,P<0.05),但在女性人群中不显著.按照尿酸水平分层,在低水平尿酸组(< 360 μmol/L),两组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MMSE值成显著正相关(P均<0.05),但在较高血尿酸组(≥360 μmol/L),两组人群均无此相关性.②在低血尿酸水平组中,较高的血尿酸能显著降低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该相关性在男女人群中都存在(男性OR=0.69,95%CI:0.53~0.90,P<0.001,女性OR=0.77,95%CI:0.52~0.90,P=0.001).而在较高水平血尿酸组中,血尿酸与认知功能损害风险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尿酸对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该相关性可能仅在一定水平内发挥作用.
-
核素输卵管功能显像对输卵管梗阻的诊断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输卵管在生殖生理功能中的主动运动.方法将99mTc标记的卵子大小的人血浆白蛋白颗粒显像剂无压注入80例临床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宫腔,观察输卵管主动运动功能,以鉴别输卵管主动运动功能梗阻或机械性梗阻.结果80例160根输卵管主动运动功能正常者27根(16.9%),明显不畅者83根(51.9%),梗阻者50根(31.3%).对具有随访条件的36例72根输卵管进行了检查后的情况词查,有17例34根(47.2%)输卵管已妊娠,其中运动功能显像正常者21根(61.8%),异常者13根(38.2%).对34根输卵管均在该检查后同时进行加压通液实验,以除外机械性梗阻,其中证实机械性通畅正常者30根(88.2%),异常者4根(11.8%).结论核素输卵管功能显像对不孕症患者输卵管的运动功能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
-
非白血病性粒细胞肉瘤临床分析
白血病的中位间隔时间为6个月(3~10个月).1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4~35个月.结论 非白血病性粒细胞肉瘤误诊率高,免疫组化对于明确诊断十分重要;宜采用强有力的抗白血病样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
-
群体反应性抗体在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在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050例行肾脏移植的受者移植前、移植后1周和2周血清中的PRA水平,并对PRA与肾移植后3个月内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以及移植肾切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移植后3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和切肾率移植前PRA阳性组患者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35.8%、28.4%、17.4% vs 13.8%、10.3%、3.1%,P均<0.01);PRA>30%的患者显著高于PRA值在10%~30%的患者(56.7%、40.0%、23.3% vs 27.8%、24.1%、15.2%,P<0.05、<0.05、<0.01);移植后PRA转为阳性者显著高于PRA持续为阴性者(53.7%、29.6%、14.8% vs8.6%、7.8%、1.6%,P均<0.01).结论 肾移植术前、术后,移植受者体内的PRA水平对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