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周法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临床用药经验
摘要: 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10%,其中女性因素约占40%,排卵障碍者占25%~35%[1]。卵巢功能异常的不孕症患者经间期顺利受孕不仅需要行经期除旧生新、经后期顺利阴长,更需要经前期阳长充足以养胎,故质量好的胚胎顺利形成需要4期时间。所以调周法[2]在不孕症中的应用较为重要。20世纪60年代夏桂成教授即对月经周期及调周法有所认识,70年代中期开始用中药周期治疗,80~90年代通过对调周法的运用和探讨不断深入,将月经周期分为行经、经后、经间、经前4期,直至后来的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形成卓有特色的见解。张晓甦老师从事妇科临床30余年,在治疗卵巢功能异常不孕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注重心肝脾肾、用药归经、用药平和及根据患者体质用药等独到的调周用药特点。现将张老师的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