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手术的解剖标志
摘要: 目的:观察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手术的解剖恒定标志,为处理咽旁间隙病变、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获得的10具新鲜尸头进行 CT 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观察咽旁间隙等咽旁结构,然后应用内窥镜,于口内行内镜辅助咽旁间隙解剖。结果CT 图像上,极低密度的鼻咽向后外侧延伸形成咽隐窝,咽旁间隙位于咽隐窝的外侧,呈前窄后宽的低密度三角形阴影,翼内肌、翼外肌、咬肌、颞肌位于咽旁间隙的外侧,呈中密度阴影,茎突位于咽旁间隙的前部阴影,咽旁间隙后部颈内动脉呈中密度阴影。咽旁间隙内血管、神经显影不清晰。茎突位于颅底颞骨鼓部下,长(24.98±2.01)mm,咽旁间隙内结构均位于茎突及其周围深肌面,如茎突外侧有颈外动脉、面神经及乳突,茎突根部的内侧有颈静脉孔及舌下神经管外口,前内方有颈动脉管外口、棘孔和卵圆孔,后方有茎乳孔。左右侧茎突根部到周围毗邻组织结构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除茎突根部至茎乳孔外,男性茎突根部到周围毗邻组织结构的距离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手术以茎突等作为解剖学标志,以茎突到毗邻解剖结构的距离为参考,有助于咽旁间隙周围神经、血管等的寻找和辨认。
-
以胸腰段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影像评估1例
高能量脊柱创伤患者术前采用全脊柱CT检查,可明确椎体骨折情况,指导制定手术方案,并对合并损伤进行排查。术后复查CT可对损伤节段的复位、稳定和减压进行评估。因此, CT检查对于判断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和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1例高能量脊柱创伤患者应用CT检查指导疾病诊治的经验报告如下。
-
左侧双头臂静脉变异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左侧头臂静脉变异情况少见,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主要见于注入部位及行程的变异,还有头臂静脉与纵隔大血管、心脏结构的异常交通等部位[1-2]。左侧双头臂静脉变异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经CT增强扫描诊断1例左侧双头臂静脉变异,并复习头臂静脉变异的相关文献,现报告如下。
-
1例左下肢溃疡伴布卡氏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布卡氏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BCS)统指肝小叶静脉到下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HV流出道任何性质的阻塞。单纯下腔静脉阻塞,则有胸腹壁及背部浅表静脉曲张(静脉血流由下而上)及下肢静脉曲张、浮肿、色素沉着和溃疡。我科在2013年10月收治1例左下肢溃疡患者并伴BCS,分别在我院介入科行下腔静脉造影术、左下肢溃疡创面清创和头部刃厚皮片移植术。经过精心的换药、围手术期护理,皮片完全成活,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A型肉毒毒素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体会
增生性瘢痕是整形外科常见病种,常发生于深II度烧伤或者外伤后因各种原因延迟愈合的创面。临床表现为明显高出皮面,颜色暗红或深紫,质地硬,局部常伴有灼痛和瘙痒感,往往持续数月或数年才逐渐发生退变[1]。 Gassner 等[2]于2006年率先将 A 型肉毒毒素( BNT-A )用于额部瘢痕防治,发现BNT-A能有效减轻局部瘢痕增生,使手术获得更加美容效果。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3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在保持醋酸曲安奈德的原浓度剂量基础上增加BNT-A,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双源性胆囊动脉变异1例
作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腹腔动脉及分支时,发现其双源性胆囊动脉变异,一条起自肝右动脉,另一条起自胰十二指动脉上后动脉(图1)。该双源性胆囊动脉的变异经查询相关文献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双胆囊动脉 肝右动脉 胰十二指动脉上后动脉 解剖学 变异 -
肿瘤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及各种治疗方法的影响,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又影响了其临床治疗和康复效果[1]。本文针对肿瘤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
右肺四叶变异1例
我们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课指导学生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标本时,打开胸腔发现其右肺存在四叶变异,为积累肺叶变异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并为呼吸系统临床影像诊断和胸外科相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
多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
多原发性乳腺癌临床上较少见,但同时性、异时性双重合并的多原发性乳腺癌临床更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同时性合并异时性多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巨大右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结石1例
输尿管结石通常体积不大,急性发病,常伴有腰疼、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由于患者一般会选择紧急就医诊治,所以通常不会延误诊治[1]。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右输尿管膀胱壁间段巨大结石患者,该患者被误诊为膀胱结石多年,后于术中发现,给予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现报告如下。
-
冠脉痉挛致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罪犯血管多为具有一定狭窄程度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多由不稳定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所致。正常冠脉较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就我院2012年3月收治的1例冠脉痉挛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报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