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现场流行病学在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开放口岸多,传染病、食品、水和环境等领域公共卫生事件对口岸威胁不断发生,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应对口岸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评价口岸公共卫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其中现场流行病学能力是关键.现场流行病学能力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世界各国广泛推崇和应用.在口岸卫生检疫实践工作中,需要大力倡导和应用现场流行病学,其目的是尽可能快速的提供信息以选择、采取干预措施,达到减轻或预防疾病、伤害或死亡[1].
-
重庆内陆铁路口岸面临机遇及卫生监督管理探讨
1 重庆铁路口岸发展背景1.1胡锦涛总书记的"314"讲话为直辖十载的重庆导航定向: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表明了国家对重庆直辖十年以来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的国家战略对重庆市的重新定位.
-
“望闻问切”与船舶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
目的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植物有害生物的检疫,有效防止植物有害生物随国际航行船舶传入国境.方法 用传统中医四诊的理念,指导国际航行船舶植物有害生物的检疫.结果 总结了中医四诊理念在国际航行船舶植物有害生物的检疫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结论 用“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方法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有害生物的检疫有很好的效果.
-
不同消毒方法对羊毛处理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为了探寻更简便、易行的羊毛卫生处理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环氧乙烷熏蒸法和微波消毒法对打包羊毛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使用菌片法检测消毒灭菌效果.结果 在环氧乙烷熏蒸处理试验中,当作用时间、温度、相对湿度恒定的条件下,环氧乙烷浓度高于临界值时,消毒效果可达到要求.在同样环境每件下,熏蒸浓度低于临界值,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当熏蒸浓度、温度、相对湿度恒定的条件下、作用时间对环氧乙烷的消毒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时间低于临界值时,不能达到消毒灭菌要求,但延长一定作用时间,可达到消毒灭菌要求.在微波消毒试验中,当温度、相对湿度恒定时,经700W微波照射12min,对羊毛中菌片杀灭率可达99.99%.结论 环氧乙烷熏蒸消毒羊毛处理效果好,但作用时间长、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而微波消毒处理羊毛快速、环保,在短时间内可有效杀死细菌芽胞.在口岸卫生处理工作中,可研究推广更多的处理方法,提高卫生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
深圳某区涉外宾馆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某区宾馆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卫生学调查、卫生工程分析、检查表法,对36家宾馆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结果 在选址设计阶段,有16家宾馆全部项目合格,合格率为44.5%,在工程竣工阶段,有34家宾馆全部项目合格,合格率为94.4%.结论 经过卫生学评价,多数在选址设计阶段不合格的企业均能整改到位,减少了建设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健康危害因素,并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核提供了依据.
-
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技术壁垒、植物卫生检疫措施(连载三)
8 加拿大8.1 与贸易投资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8.1.1加拿大制定永生动物进口新规2010年1月6日,加拿大发布通报,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拟修订动物卫生法规和需报告疾病法规,以实施一项国家永生动物卫生计划.该法规拟增加水生动物及其相关疫病具体章节;描述了防止须通报的水生动物的疫病传入或扩散的控制措施(进口许可);要求在被列明的疾病出现时,须向CFIA报告;CFIA须采取控制措施,阻止这些疾病传入或扩散.
-
血浆凝固酶试验质量控制的体会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造成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血浆凝固酶试验仍是基层实验室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试验.常用方法有玻片法和试管法.试管法复杂,反应时间长,至少需3小时.玻片法快速、简便,但易出现假阳性.微生物质评结果中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准确性始终未能很好解决.本文从提高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准确性出发,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做一介绍.
-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蚤、螨本底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蚤、螨本底构成情况,为口岸防控媒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采用鼠笼法捕获活鼠,用集蚤法、鼠体螨指数法对鼠体表面的蚤、螨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共捕获鼠62只,鼠体染蚤率为20.97%.蚤5种30只,其中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为优势种,构成比为50.0%.共捕获螨70只,鼠体带螨率为29.03%,其中耶厉螨为优势种,构成比为57.1%.结论 应加强媒介控制的力度,有效防止蚤、螨等医学媒介生物在口岸地区引起疾病的传播.
-
2009-2011年吉林长白口岸中朝边境啮齿动物及其感染汉坦病毒跨境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吉林中朝边境口岸地区啮齿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种类、构成和携带汉坦病毒的情况.方法 2009年至2011年,在吉林省长白口岸和朝鲜惠山口岸地区,以夹夜法捕鼠,梳刷法采集鼠体表寄生虫,取鼠血、肺、肝、肾、脾脏组织.采集样本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做汉坦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在吉林长白口岸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36只,隶属于1目2科6属9种,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67.26%;检蚤302匹,染蚤率为28.87%,蚤指数为0.90;检螨978只,染螨率为61.90%,螨指数为2.91;获得有效样本190份,检出汉坦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为3.68%.在朝鲜惠山口岸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96只,隶属于1目3科4属5种,其中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79.17%;检蚤141匹,染蚤率为53.13%,蚤指数为1.47;检螨153只,染螨率为51.04%,螨指数为1.59;获得有效样本96份,检出汉坦病毒阳性10份,阳性率为10.42%.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中朝边境长白口岸地区啮齿动物防治和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防止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和流行.
-
延吉机场口岸鼠类携带病原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延吉机场口岸鼠类病原携带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TON夹夜法捕鼠,搜集鼠类体表寄生虫、个体测量后解剖取鼠肺、肝、脾置于医用冻存管内,做好标记,保存于管液氮罐中,检测鼠疫菌、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汉坦病毒.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150只,其中6份鼠肺汉坦病毒检测阳性.结论 应进一步开展口岸鼠类携带病原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
珲春口岸鼠类及染蚤螨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 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的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的传入和传出,为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和改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在珲春局辖区的四个出入境口岸捕捉鼠类,并采集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326只,经鉴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褐家鼠占总数的52.45%,为优势种;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季节消长情况:10月份密度高,为3.50%;2月份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和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应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
集安口岸地区鼠类汉坦病毒自然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集安口岸地区鼠类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情况.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取鼠肺标本,采用RT - 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结果 共捕鼠64只,隶属于1目2科4属5种,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率为6.25%,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防鼠灭鼠和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严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
-
延吉机场口岸鼠类种群、季节消长及其体表寄生虫调查
目的 掌握延吉机场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体外寄生虫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TON夹夜法,每月下旬连放3天,连续12个月,对该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150只,隶属2目4科7属8种.蚤80匹,螨23只.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64%;该口岸年平均鼠密度为4.18%,密度变化呈双高峰,7月和8月分别为8.08%和8.25%,10月为12.9%;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7.33%,平均蚤指数0.53;鼠体平均染螨率为6.67%,平均螨指数0.15.结论 延吉机场口岸鼠密度高于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鼠密度高峰期正处于该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季节,应经常开展防鼠灭鼠工作,防止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蜚蠊本底监测分析及携带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初探
目的 掌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蜚蠊本底数据,对蜚蠊携带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在2008年4至2009年3月期间,采用盒式诱捕法捕获蜚蠊,分别采用煮沸法、试剂盒法、SDS法三种方法提取蜚蠊表面携带病原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捕获蜚蠊3957只,全部为德国小蠊,口岸蜚蠊密度为1.36只/盒,其中餐饮区蜚蠊密度高为4.08只/盒;1月份和7月份为蜚蠊密度高峰期.三种方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加强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蜚蠊的防控工作,防止口岸蜚蠊密度的上升;SDS方法可作为蜚蠊携带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2010年吉林边境口岸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监测
目的 了解吉林边境口岸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日法捕捉啮齿类动物,采集鼠类肺组织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 PCR)扩增技术对特异性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共捕获鼠类164只,10只携带HV,均为汉城型病毒(SEOV).结论 吉林边境口岸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HV主要流行型别为SEO型.
-
吉林省图们铁路口岸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 进一步掌握图们铁路口岸鼠密度、季节消长、种群构成以及鼠疫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汉坦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于2010年10月-2011年9月进行为期一年的本地调查.选取适宜生境,采用Elton夹日法、二号铁板鼠夹捕捉鼠类,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进行鼠疫菌核酸、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核酸、汉坦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本地调查捕获鼠类标本共计16只,其中有三只因不明动物啃食而无法鉴定,其余样品经鉴定[1、2]隶属1目1科3属3种.结论 本次媒介生物监测显示,图们铁路口岸鼠密度不高,相关部门灭鼠工作卓有成效,但是随着中朝贸易的不断发展,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传入的潜在风险也在激增.应高度重视对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
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消长及体外寄生虫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四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一年的调查,共捕获鼠类326只,经签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45%;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10月份密度高,为3.50%;2月份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为下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