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静脉滴注斯普林出现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
摘要: 斯普林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提高肿瘤患者化疗、放疗疗效和耐受性的较为理想的药物.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辅助用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临床上曾出现过一些过敏反应患者.现将我科1例静脉滴注斯普林发生过敏反应的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
神经内科若干安全护理隐患与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内科收治病种以老年、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为特点,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细微的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病人及医院带来损失.笔者在神经内科从事护理工作近10年,现将神经内科常见安全护理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
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仪的护理配合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常规鉴别喉返神经已将永久性麻痹比例降至1%以下;然而暂时性麻痹的发病率仍高达6%[1].所以手术中及时发现神经损伤并修复非常重要.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①颈丛麻醉下手术,手术中患者保持清醒,术者与患者对话了解发音情况.②借助光学纤维内镜在喉罩气道支持下术中观察声带的活动情况.③术中喉返神经实时监测.
-
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心脏搭桥术的术后护理
总结2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心脏搭桥手术的护理.因脊柱畸形,胸廓扩张受限,肾功能损伤等问题,为术后恢复造成诸多困难.术后做好患者的循环系统监测,呼吸系统管理,肾脏功能维护,输液管理,皮肤护理,伤口处理及早期功能锻炼.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
手术部位确认图表的临床应用
手术室术前及术后访视工作在我院早已实施,但在术前访视过程中我们对于病人的手术部位一直没有确认和标记,2006年我们借鉴美国密歇根大学附属医院的作法,将手术部位确认图表引用到的术前访视工作中,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240例微创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
拇外翻(halluxvalgus)俗称"大脚骨",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关节倾斜超过15°,而拇趾跟部内收,关节处明显隆起而引起疼痛的疾患.大多数患者年轻时出现症状而不被重视,以至于该部位皮肤和皮下有关组织逐渐增厚、红肿、形成滑囊炎,局部磨损破溃者可造成感染.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进行了240例微创拇外翻截骨矫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护理
结合62例胃癌术后病人行医用活性碳吸附的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腹腔化疗的护理,提出认真做好腹腔化疗前的心理护理,腹腔输注药物及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使病人治疗顺利进行,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
GCS+瞳孔观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的病情特点是多变、易变、突变、难以预测.因此有效、及时的病情动态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没有比较客观的量化指标.护士在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时,只能用清醒、模糊、半昏迷、昏迷等比较笼统的词来描述.近年来,我们把国际通用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应用到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中,及时有效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有效地帮助了救治.现总结如下:
-
普贝生联合缩宫素用于中孕引产的观察与护理
多年来,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以其较高的引产成功率一直是中期妊娠引产的首选,其方法简单,安全,易操作.但有创,引产时间长,产后清宫率高,病人痛苦大.随着普贝生应用于临床,目前该药已在欧美国家成为促宫颈成熟的首选制剂.我院用普贝生联合缩宫素行中期妊娠引产并针对此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硼替佐米治疗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又称骨髓瘤细胞)克隆性增殖的一种恶性肿瘤,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感染、出血等症状.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一种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达到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是第一 个进入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1,2].其联合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MM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
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为期1年,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测体重、自测脉搏、自测尿量、定期复诊、避免诱发因素、合理饮食以及正确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