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饮水中DB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洋婷;高淑英;周晓蓉

    目的 探讨水的氯化消毒副产物二溴乙酸(DBA)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去离子水(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10 mg/kg(阳性对照组)和DBA5、20和50 mg/kg,采用等体积灌胃法(0.1 ml/1Og.BW),连续灌胃28 d.观察小鼠体重变化,胸腺和脾脏的病理学改变,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T和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功能以及血清IgG的含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DBA灌胃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脏脏器系数增加,胸腺脏器系数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和胸腺均发生明显的病理学改变;随着DBA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K细胞的杀伤活性、T、B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血清中IgG抗体浓度逐渐降低,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A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UV致弱尾蚴免疫对小鼠血吸虫再感染的保护力观察

    作者:张东辉;侯敏;陈莹莹;王铖芸;张凡;陈琳;季旻珺;吴观陵

    目的 观察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再次感染血吸虫后的减虫率、减卵率及肝脏病理损伤,为血吸虫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以400μw/cm2×60 s和422 μw/cm2×40 s两种不同UV强度及时间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C57BL/6和DBA小鼠,观察免疫小鼠对再次血吸虫感染的减虫率、肝脏减卵率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400 μw/cm2 UV×60 s(A)和422 μw/cm2 UV×40 s(B)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组C57BL/6小鼠再次感染血吸虫后的减虫率分别为-0.60%和0.02%,肝脏肝脏减卵率分别为2.70%和11.37%;DBA小鼠再次感染血吸虫后的减虫率分别为29.10%和25.70%,肝脏肝脏减卵率分别为59.50%和69.50%.422 μw/cm2 UV×40 s辐照尾蚴免疫C57BL/6小鼠,再次感染血吸虫形成的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1);400 μw/cm2 UV× 60 s和422μw/cm2 UV×40 s辐照尾蚴免疫DBA小鼠再次感染血吸虫造成的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1).结论 UV致弱尾蚴免疫对C57BL/6、DBA小鼠再次感染血吸虫的保护作用较小,但能降低肝脏卵荷并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

  •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萍萍;徐酉华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 blackfan anemia,DB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髓红系增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先天畸形、肿瘤易感性增加.我院自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共收治9例,分析如下.

  • 兔肝介入实验中DSA图像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晓晗

    目的 探讨兔肝脏介入实验中的DSA技术要点及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 分析40只大白兔肝动脉造影栓塞前后的120个序列的DSA图像.结果 图像质量优96只,占80%;良1 8只.占1 5%;差6只,占5%.结论 实验方法的选择,动物的术前准备与体位,饱和性伪影的预防,图像的后处理技术与窗口技术等对保证动物实验过程中的DsA图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图像质量 DBA 实验
  •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作者:王萍萍;徐酉华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35%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贫血,常于生后2周至2年确诊,表现为大细胞或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白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增高、骨髓红系增生低下而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胎儿血红蛋白和腺苷脱氨酶增高.约30%患儿合并其他症状如:身材矮小、颅面部畸形包括小头、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硬腭高拱及唇腭裂甚至Tumer综合征样外貌、拇指畸形、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泌尿生殖器官畸形和恶性肿瘤易感性增加等[1].

  • 围排卵期单次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人类植入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作者:武捷;王龙生;王介东;程捷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理论基础.方法:11名具正常生育能力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LH-2组(n=5)和LH+2组(n=6),于对照周期和实验周期分别在LH-2或LH+2一次性口服安慰剂和米非司酮10mg,在两个周期的LH+7各取一次子宫内膜,利用形态学、免疫组化、凝集素组化等手段,研究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发育、孕酮受体(PR)着色及双花扁豆凝集素(DBA)结合的改变.结果:服用米非司酮未扰乱正常的月经节律,但明显抑制了子宫内膜的发育.腺上皮PR的着色于服药后显著加强,而DBA的结合则明显减弱.结论:单次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及分泌活性,这可能正是其有紧急避孕效果的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