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按摩调理晨起咳呕

    作者:原福顺;原立君

    晨起呕恶、咳嗽,痰多色白,且痰滑易出,伴有纳呆食少,胸痞,身体困倦,嗜卧,舌苔厚腻,脉濡者,多由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或外感寒湿,束肺困脾,水湿内停所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湿而痰生,寅时肺经旺盛而痰聚,故晨起必出痰;因脾虚湿困,则纳呆食少;痰湿阻于上焦,气机不舒,则见胸痞;痰湿阻于中焦,则胃气上逆而呕恶;痰湿郁遏清阳,则肢体困倦、嗜卧;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则痰量多而色白,且痰滑而易出;舌苔厚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关键词: 咳痰 干呕 按摩疗法
  • 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干呕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竹娥;樊文华;罗艳丽;王文菊

    目的 探讨减轻胃镜检查患者干呕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5例,对照组76例.实验组:术前了解患者心理反应;介绍内镜相关知识;鼓励患者采取有效应对行为;术中适当放松、深呼吸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心理指导.根据患者整个术程干呕的次数,分为轻度(≤4次)和重度(>4次),两组对照进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轻度干呕反应率为67.37%,对照组轻度干呕反应率为2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减轻胃镜检查患者的干呕反射,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 张仲景辨治“干呕”之临床运用

    作者:关芳芳;王付

    张仲景辨治干呕常见证型有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悬饮证、中虚湿热痞重证、少阴阳虚戴阳证、少阴阳虚寒证、厥阴肝寒气逆证、饮阻脾胃寒证、脾胃寒湿哕逆证、产后感风寒证,以及胆胃气逆证等,临证若能以此分型辨治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 从《金匮要略》探讨橘皮功效及应用

    作者:赵会聪;张正利

    橘皮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共出现三次,涉及橘枳姜汤、橘皮汤和橘皮竹茹汤三方。主要从《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和呕吐哕均使用橘皮且临床胃痞患者常有胸闷表现入手,结合现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联系经脉循行、气机升降理论,试图用一元观点概括橘皮治疗胸痹和呕吐哕以及咳嗽等病症的病机,分析可能是取其能降阳明胃经之气,使在上之浊阴下降,同时亦能降太阴肺经之气。

  • 张庆祥论治干呕经验

    作者:张恒

    张庆祥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内科杂病.干呕属临床常见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纳呆厌食、泛酸嘈杂、咽喉异物感等.笔者有幸侍诊,见张老师善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干呕,疗效颇佳,总结如下.

  • 桂枝汤证病发机理浅析

    作者:李国栋

    桂枝汤证的病机是"荣弱卫强".卫强,是卫气虚弱在表部运行不利,出现津液郁滞不运而拘强的状态.鼻鸣,为鼻腔粘膜及脉络挛缩不通,鼻涕外溢,鼻腔通气不畅,呼吸时发出啸鸣音.鼻涕与汗出同理,一为鼻腔组织拘孪不通而鼻涕外溢,一为肌表组织拘孪不通而汗液外溢.干呕是气上逆,表现桂枝汤证的病机是向上向外."身大热,反欲得衣"与"身大寒,反不欲近衣",是指"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脉洪大而不见烦渴,是邪风仍在表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