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线粒体DNA的转录机制

    作者:罗德艳

    真核生物的基因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mtDNA)共同组成,mtDNA的生物合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核基因和mtDNA共同协同调节完成,大多线粒体蛋白在由核基因编码好后经特殊通道输送到线粒体内参与线粒体的各项生物合成.线粒体DNA转录需要核基因编码的几种蛋白,包括一个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转录因子B1(TFB1M)或者线粒体转录因子B2(TFB2M)两者之一.本文对哺乳动物线粒体转录各因子的功能、 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线粒体转录的调节进行了综述.

  • 新霉素致损小鼠听觉上皮后线粒体转录因子B1与毛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杨大志;王正敏;李华伟;白燕

    目的 研究新霉素致损小鼠听觉上皮后线粒体转录因子B1(mitochodn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B1,TFB1M)与听觉上皮毛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每次解剖出20只出生1~2d的新生ICR小鼠40个耳蜗,使用体外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听觉上皮,培养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新霉素致损组(n=20),然后在新霉素致损4、12、24 h及24 h洗脱后2d检测TFB1M在听觉上皮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表达,以及听觉上皮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和毛细胞的凋亡.结果 新霉素致损4h后,听觉上皮中圈毛细胞形态完整,其线粒体膜电位开始降低;致损12 h,耳蜗听觉上皮线粒体以及细胞核内的TFB1M表达上调,听觉上皮出现毛细胞底圈、中圈大量毛细胞缺失,未缺失处毛细胞出现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致损24 h中圈、底圈毛细胞基本消失,未检测到线粒体膜电位.洗脱后2d,TFB1M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基底膜毛细胞未见进一步缺失.而正常对照组在新霉素致损组相对应的时间点上,离体培养的听觉上皮的毛细胞形态完整,排列整齐,线粒体膜电位无改变.新霉素致损12 h,TFB1M在线粒体和细胞核内的表达较4、24 h,洗脱后2d都明显(P<0.01).结论 TFB1M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上调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和毛细胞凋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