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扩张型心肌病J-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艳平;罗晋武

    目的:分析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临床资料,判断J-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295例确诊的DCM患者心电图J-T离散度,并就左心室腔径、左心功能状态,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分组对比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DCM患者左心室内径扩大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低,J-T离散度明显延长,且入院时J-T离散度显著延长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增加,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T离散度是无创电生理稳定性检查的一项主要指标,它可反映出DCM的病情变化和危险性,对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100例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J-T离散度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秋荣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Q-Td、J-Td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的Q-Td、J-Td与冠脉造影作对比观察.结果冠脉正常组与冠脉造影异常组相比,Q-Td、J-Td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反映心室肌复极时限差异,J-Td较Q-Td更为精确.认为结合Q-Td、J-Td的观察;可以间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病变程度,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冠心病及高心病的Q-T离散度

    作者:李健

    评价冠心病者及高心病的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察了97例冠心病、高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96例正常组对比.结果表明,心病、高心病患者的QTd、Q-Tcd、J-Td、J-Tcd均比正常组延长,显著差异,<0.01.冠心组高心组发生心律失常占41%.认为Q-Td、J-Jd增大是预测心律失常有意义的指标.

  • 室性心律失常与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J-T离散度的关系

    作者:南淑丽;任素霞

    目的 为了解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d、J-Td的关系.方法 观察70例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并与40例正常QRS波群者作对照.结果 束支传导阻滞两组的Q-Td、J-Td值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的Q-Td、J-Td值高于右束支传到组,但两者Q-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J-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束支传导阻滞时J-Td更能反映心肌复极情况,J -Td值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组临床上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