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血病合并口腔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白血病在儿童罹患恶性肿瘤居首位,目前小儿白血病经大剂量化疗后绝大多数可达到临床缓解,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应用大剂量化疗药后粒细胞减少,从而使患儿易并发各种感染,其中口腔感染尤为多见.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影响进食,甚至造成全身感染,导致治疗中断或威胁生命,因此为提高白血病患儿的生存率,保证患儿生存质量,防止口腔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口腔粘膜感染小鼠的可行性研究
在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家兔和小鼠作为血吸虫病的动物模型,过去通常用经腹壁皮肤或经腹腔注射尾蚴的方法感染动物.经查阅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及维普资讯镜像站中刊数据库检索系统,尚未见尾蚴经口腔粘膜感染动物方法的相关文献报道.本实验进行了经口腔粘膜感染的可行性研究.
-
碘伏治疗白血病口腔感染疗效观察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口腔粘膜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常见的并发症,既给病人带来疼痛,影响进食,又延长了治疗时间.由于疾病本身和化疗引起的粒细胞缺乏,患者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成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用碘伏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的口腔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
青海省是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贮存宿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近年来,由藏系绵羊作为传染源引起的人间鼠疫的频次愈来愈高,已引起专业人员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整理青海省历年来鼠疫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就藏系绵羊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报道如下。1 藏系绵羊鼠疫监测迄今为止,有蹄类能自然感染鼠疫的有骆驼、山羊、藏黄羊、岩羊、藏绵羊等,它们感染鼠疫都是二次性的,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贮存宿主的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藏系绵羊鼠疫的传染源来自旱獭鼠疫及其污染物,其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经口感染:藏系绵羊具有舔吮旱獭遗骸的习性,可经口腔粘膜感染;媒介昆虫叮咬:当旱獭鼠疫流行较猛烈时,有大量的旱獭死亡,同时有大量的游离疫蚤散落地表,旱獭主要寄生蚤谢氏山蚤和斧形盖蚤处于饥饿状态时可以不择宿主吸血,无疑对藏羊也具有侵袭能力。1.1 流行病学地位青海省177起人间鼠疫中,由藏系绵羊引起的就有10起(5.65%),自藏系绵羊材料中分离出鼠疫菌11株,无论是从鼠疫菌的分离还是作为传染源引起人间鼠疫在流行病学地位上仅次于旱獭而位于第二位。1.2 地区分布 1975年8月在青海省玉树县上拉秀地区,自2只病死藏系绵羊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证实藏系绵羊能自然感染鼠疫。继后,又在果洛、玛沁、称多、囊谦、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的绵羊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菌种多来自青海南部的玉树、果洛两州,5个县有人间鼠疫病例发生。
-
自制碳酸氢钠混合漱口液在预防口腔黏膜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自制碳酸氢钠混合液在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口腔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用自制混合液漱口,对照组给予基本口腔护理,在放疗后25d做咽拭子培养,比较2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口干、咽痛缓解率.结果 2组咽痛缓解率、口腔内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混合液能有效地缓解放疗后咽痛,并防治细菌和真菌感染,效果优于口腔护理.结论 碳酸氢钠混合液在口腔癌放疗中预防口腔黏膜感染的作用优于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