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55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水萍;张秀丽;张彩红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常规与高压氧综合治疗后痊愈133例(85.8%),有效21例(13.5%),死亡1例(0.06%),未发现迟发脑病.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且中毒后越早治疗疗效越好.

  • QT间期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初步探讨

    作者:牛开亚;庞谊;杨帆;杨晓燕;承解静

    目的 探讨QT间期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的变化,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与碳氧血红蛋白(COH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b)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ACOP患者104例,另取98例本院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行心电图检查,分别测量QT间期, 计算QTd 和QTcd,并测定CK、CK-MB、LDH、cTnI及Mb.分析QTcd与CK、CK-MB、LDH、cTnI和Mb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两组Q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QTd和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QT、QTd和QTcd出院时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入院时QTcd与COHb(r = -0.288,P=0.019)、cTnI(r = -0.297,P=0.007)、CK-MB(r=0.262,P=0.020)和Mb(r=0.248,P=0.012)相关,而与CK和LDH无相关性.结论 ACOP可以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当QTcd升高时与患者的心肌损伤有相关性.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心肌损害 肺感染 甲襞微循环相关性及依达拉奉早期干预效果

    作者:尤莉;刘晓晖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后心肌损害、肺感染、甲襞微循环的相关性及依达拉奉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旨在为ACOP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ACOP患者235例,以ACOP后是否并发肺感染,分为A组(ACOP无肺感染)160例、B组(ACOP并发肺感染)75例.A组患者随机再分为A1和A2组,每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1组再予以依达拉奉干预治疗,疗程2周.于患者入院后行心电图(ECG)、心肌酶检查,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采用XW880型微循环检测仪行甲襞微循环(NFM)检测,依据田氏加权积分法评价管襻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及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A1和A2组另于2周后再行ECG、心肌酶、NFM检测.分析B组心肌酶与NFM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B组ECG异常、心肌酶异常比例均高于A组(x2=12.77、7.25,P<0.01),心肌酶水平、NFM指标均高于A组(t=3.95~6.12,P<0.05或P<0.01).入院时,A1组与A2组ECG异常、心肌酶异常比例及心肌酶水平、NFM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41、0.10,t=0.00~0.76,P> 0.05).2周后,A1、A2组ECG异常、心肌酶异常比例及心肌酶水平、NFM指标水平均降低(x2=3.89~7.45,t=4.09~8.17,P<0.05或P<0.01),且A1组心肌酶水平、NFM指标水平均低于A2组(t=3.67~5.33,P<0.05).B组血清AST、CK、CK-MB、LDH、cTnI与NFM各指标,包括管襻积分、襻周状态积分、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均呈正相关性(r=1.03~1.71,P<0.05).结论 ACOP后易于出现心肌损害、肺感染等,予以依达拉奉治疗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合并肺感染患者心肌酶水平与甲襞微循环指标间呈正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缺氧、氧自由基的系统性、同步性损伤有关.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程度与心肌损伤关系的探讨

    作者:焦丽强;李霞;于明克;陈宗跃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程度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247例不同程度ACOP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CK-MB)同步检测,同时设立4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组,并将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度、中度和轻度ACOP和对照组cTnI阳性率及CK-MB活性升高率进行组间比较,除轻度中毒组CK-MB活性升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OP程度与心肌损伤有正相关关系.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小鼠脑酶的影响

    作者:王文胜;李志强;王高峰;阳平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大鼠脑Na+-K+-ATP酶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影响.方法:一氧化碳腹腔注射造模后观察脑Na+-K+-ATP、SDH变化.结果:急性一氧化碳能导致小鼠脑Na+-K+-ATP酶、SDH酶活性降低.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大鼠脑损伤.

  • 急性重度CO中毒心肌损害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血清相关酶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宏图;袁建国;张雪春

    目的观察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后心肌损害患者高压氧(HBO)治疗期间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心型同工酶(CK-MB)的变化,探讨HBO治疗CO中毒心肌损害的机理、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血清CK、CK-MB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Glasgow评分3~7分的重度ACOP患者分别在HBO治疗1、3、5、10次后测定其血清CK、CK-MB含量,并对患者进行同步心电图(ECG)检查.另外在健康体检中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分别测定其血清CK、CK-MB作为对照组.结果随着HBO治疗次数的增多,患者ECG逐渐恢复正常,血清CK、CK-MB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经HBO治疗,重度ACOP患者的心肌损害可以较快地得到恢复.血清CK、CK-MB检测结合ECG可以在治疗中动态地了解心肌损害的程度和恢复情况.

  •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8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立峰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0例.在抢救、稳定血压、保持呼吸通畅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再予以高压氧联合纳洛酮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只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迟发性脑病发生、昏迷时间及病死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痊愈24例,有效18例,有效率89.36%,迟发性脑部疾病有0例;观察组痊愈9例,好转23例,有效率80%,迟发性脑部疾病有5例.结论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