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治疗对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田力;孟纯阳;徐晓萌

    背景:相较于传统的保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后凸成形两种术式可更快的缓解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疼痛症状,但骨水泥灌注恢复了骨折椎体刚度的同时,理论上也会改变骨折椎体的应力分布和增加临近椎体的应力载荷,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变。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经皮后凸成形对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
      方法:收集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85例,分为经皮椎体成形组42例、经皮后凸成形组23例,并设置了行保守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ODI评分和椎间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
      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后凸成形均能达到较快的缓解疼痛及减少卧床时间的满意疗效,但出院后24个月的ODI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出院后24个月,经皮椎体成形组和经皮后凸成形组的MRI指数低于保守治疗组及治疗前(P<0.05);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值则高于保守治疗组及治疗前(P <0.05),且经皮后凸成形组较经皮椎体成形组差异更明显(P <0.05)。提示经皮椎体成形及经皮后凸成形能加速临近椎间盘的退变,且后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些。另外,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密切相关。

  • 脊柱融合术后临近节段椎间盘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庞运国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6例脊柱融合术后不同负荷下的腰椎间盘的融合术前后应力情况分析,为临床进行融合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将收治的46例患者腰椎CT图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从不同的五个方向给予负荷比较应力变化情况。结果:1、术后较术前前驱状态下应力值增高(p<0.05);2、双节段相对于单阶段应力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融合术后应该尽量减少前驱、侧屈及扭转运动减少临近阶段发生退变的概率;在脊柱的后路融合情况下,节段融合比非融合固定,双节固定比单节固定更加容易造成邻近椎间盘的退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