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理载荷下健康成人寰枢椎三维瞬时运动的特点

    作者:魏冬;夏群;苗军;白剑强;刘佳男;李宏达

    背景:人体的颈椎是承载头颅和连接脊柱的重要结构,虽然是脊柱中体积小,但是灵活性大,活动频率高的节段,同时也是人体几何形体和运动特性为复杂的的骨性结构之一,承受了头部的生理负荷,还肩负着屈伸、侧弯、旋转等运动功能。因此,颈椎成为了人体脊柱容易受到伤害和出现退行性病变的结构之一。而对颈椎特别是上颈椎生物力学的分析,认识和理解其正常的功能和力学机制,也将为更好的治疗上颈椎疾患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通过双荧光透视影像系统联合螺旋CT观察测定健康成年人生理载荷下寰枢椎在体三维瞬时运动特点。
      方法:招募17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X射线透视影像系统和螺旋CT检查相结合技术,利用相关处理软件建模,并与双荧光透视影像系统捕获的X射线透视图像匹配,重现上颈椎三维瞬时运动状态,通过建立椎体几何中心坐标并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健康成人生理载荷下上颈椎在体三维瞬时运动学数据。
      结果与结论:①前屈后伸时,C1-2节段与 C2-3节段在冠状轴位移、矢状轴位移和旋转角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左右侧屈时,C1-2节段旋转角度明显大于 C2-3节段。左右旋转时,C1-2节段与 C2-3节段在冠状轴位移、垂直轴位移,侧屈角度和旋转角度均有明显差异且有显著性意义;③说明双荧光透视影像系统联合螺旋 CT 测量能够获得健康成人寰枢椎在体三维瞬时运动六自由度数据,并发现寰枢椎活动以旋转运动为主,以及上颈椎在体生理活动范围及特点,为上颈椎疾病非固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量化参考。

  •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新;陈晓陇;李海生;尚平

    在整个脊柱三维运动过程中,胸腰椎区域处于其应力转折区,也是脊柱瞬时运动的高应力变量区,处理该处伤患问题是临床上常需面对的问题.有资料统计,胸腰段脊柱骨折约占全部脊柱骨折的50%[1].长期以来,传统的正中切口入路成为处理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Watkins提出了经椎旁肌间隙实施后路手术以来,经过多年这一观点和方法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式的解剖生理基础和应用做些回顾,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