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明工程中应用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方法:对82例82眼纳入复明工程的白内障患者行联合使用改良技术(前囊膜染色、环形撕囊联合截囊、辅助切口)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重点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视力:出院时裸眼视力≥0.3者67例占82%;出院1wk时裸眼视力≥0.3者76例占93%,其中≥0.8者45例占55%。术中无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联合使用改良技术,可以提高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安全性。 -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 PACG 合并白内障
目的:观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3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1例12眼,进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随访1mo,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30.68±7.60mmHg,术后17.83±5.9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29.27±5.55mmHg,术后18.12±1.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间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者(6~21mmHg)者26眼(72%),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控制良好者8眼(22%),总体有效控制率94%,眼压不能控制者(22~30mmHg)2眼(6%);术后视力提高者32眼(89%),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其在控制眼压方面对于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无差异。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3-01在我院住院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34例34眼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术后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
结果:术后随访6~24mo。术后佳矫正视力0.1~<0.3者4眼(12%),0.3~1.0者30眼(88%),术后6mo眼压14.7±0.8mmHg。术后1wk内34眼呈功能性滤过泡,6wk后28眼呈功能滤过泡,4眼滤过泡不明显,2眼滤过泡包裹并需加用1种局部降眼压药。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12眼(35%),前房纤维素性渗出5眼(15%),浅前房6眼(18%),后发性白内障6眼(18%)。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 -
表面麻醉下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表面麻醉下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45例56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50眼无疼痛,4眼轻微胀痛,术中追加麻药2次,3眼发生后囊膜破裂,3眼悬韧带断裂,6眼发生角膜内皮水肿,无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发生.术后3个月视力≥术前100%.其中≥0.1者90%,≥0.5者40%.结论 表面麻醉下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提高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
5.5mm巩膜隧道切口ECCE及PHACO治疗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5.5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PHACO)加人工晶体植入(implantation ofintraocularlens,IOL)治疗白内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我院2000年7月~2003年4月收治的250例285眼病人,其中120眼进行了5.5mm的小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及劈核等方法结合,进行小切口ECCE+IOL.165眼进行了5.5mm巩膜隧道切口进行PHACO+IOL,对患者术后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总结.结果ECCE组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达到0.5以上分别占91.7%、96.7%、98.2%及97.9%,其中视力达到1.0者分别占16.7%、55%、63.6%、61.1%.PHACO组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达到0.5以上分别占84.9%、92.7%、97.3%及98.4%,其中视力达到1.0者分别占9.1%、45.5%、68%、65.6%.各时间段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时间段散光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白内障比较,术后视力、术后角膜散光等临床疗效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手术治疗打好基础.方法:以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措施,分别在入院时和手术前统计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并统计患者手术效果,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分别为55.14±8.01和52.19±9.05,手术前分数下降至40.15±7.71和41.52±8.31;所有患者手术按时进行,预后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平均修养(5.1±0.3)d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体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评价2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矫正视力达4.8者占75%(30/40),对照组占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为4例.观察组满意率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高原白内障
目的:通过探讨高原白内障的特点,对其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原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共125眼,对高原成熟期白内障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过熟期白内障采用先注吸液化的皮质后再娩核、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及术后角膜散光程度.结果:经治疗,125眼的脱盲率高达100%,所有患者术后3d的视力均大于0.05,其中裸眼矫正视力高于0.5的患者有85眼,占全部患眼的68%.所有患者的角膜散光均比较小,其中0级散光有83眼,占66.4%.结论: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白内障发病率非常高,为高原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