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颌面部撞击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常群;周剑虹;田磊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重量0.26 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 h、24 h、3 d、7 d、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牙槽神经、动脉的间接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伤区附近的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脉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间接损伤损伤程度不甚严重,随着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结论 实验结果 提示,在救治颌面部撞击伤伤员,尤其是整复下颌骨骨折时,除非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发生断裂需结扎,否则应予以妥善保护,避免在救治过程中损伤.

  • 基于数字医学的下颌骨重建系统:模块化手术方案和标准化评估

    作者:周知航;赵昊明;陈旭卓;张善勇;郑吉驷;杨驰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下颌骨重建方案,包括模块化的手术方案及标准化评估.方法 对2015年至2017年的9例下颌骨重建病例进行综合评估.手术方案包括三个部分,即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CASS)、手术导板(ST)准备和手术实施.术后标准化评估包括局部对比分析(PCA)和机械定量感觉神经测试两部分.结果 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并保留下牙槽神经血管束(IANB).局部对比分析得出平均误差为0.92 mm,标准差为0.96 mm.双侧颏部及下唇神经的机械定量感觉测试显示无明显差异(P=0.12).结论 改良的下颌骨重建方案能很好地修复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并能保留患者的颏部及下唇感觉功能.

  • 数字化导板在下颌骨良性病变截骨并保存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作者:黄栋;何冬梅;杨驰;陈敏洁;袁建兵;白果;陈琢之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板在保存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下颌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下颌支骨化纤维瘤病1例,ProPlan CMF 1.3软件处理CT数据,标记患侧下牙槽神经管,并于其下方2 mm设计截骨线.制作相应数字化导板,指导术中截骨并分离神经;利用反求技术制作定位导板,定位预制的重建钛板.术后CT评价面部对称性与截骨的准确性,同时检测双侧颏部皮肤感觉、下颌牙牙髓活力,以评价神经功能.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导板截除病变彻底,术中完整剥离并保存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术后随访示面形对称,患侧下唇感觉存在,患侧下颌牙牙髓活力与健侧无显著差异.结论:数字化导板可帮助实现下颌骨良性病变的彻底切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保存和同期肋骨移植颌骨重建,是功能性外科的有力辅助工具.

  • 离断下牙槽神经对大鼠牙周炎进展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高艳;孙静;李纾;王晶

    目的 建立大鼠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离断和牙周炎双重动物实验模型,从组织学上观察神经损伤对牙周炎进展的影响.方法 将36只2月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结扎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喂10%白砂糖水,行饮食诱导;②实验组:结扎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左侧下牙槽神经离断,喂10%白砂糖水,行饮食诱导;③假手术组:结扎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左侧假手术操作,喂10%白砂糖水,行饮食诱导.分别在第2、4、6、8周取标本,行HE切片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结果 从X线检查结果和组织学结果看,实验组牙周炎症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离断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对牙周炎的进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口腔颌面外科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常群;周剑虹;田磊;刘桂才

    目的 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不锈钢珠高速投射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 h、24 h、3天、7天、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牙槽神经、动脉的间接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弹道附近下牙槽神经、动脉损伤较重,但未发生断裂、坏死;随着与伤道距离的增加,损伤程度递减;对侧神经、动脉仅发生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 在救治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的伤员时,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应予以妥善保护;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神经干探查松解范围应在伤道外2 cm以上.

  • 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与下颌智齿拔除术的关系探讨

    作者:孔祥槐;胡圣望

    目的:观测国人下颌智齿根尖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位置关系.方法:将成人完整下颌骨标本55个(110侧)冠状锯开,用超薄游标卡尺在切面上对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与近中根尖和远中根尖的位置关系、距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在根尖下方者占86.4%,在根尖外侧者占7.3%,在根尖内侧者占6.4%.智齿根尖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距离在3 mm内占23.2%.结论:下颌智齿根尖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关系密切,临床上拔除此牙时应谨慎,以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