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疗效影响的比较

    作者:王琳

    目的 探讨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疗效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6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17日至2018年04月19日,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治疗,各33例.结果 观察组3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数据75.76% (25/33),P<0.05.观察组3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PaCO2低于对照组数据,且PaO2、pH、SaO2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发挥显著疗效的基础上改善血气指标,值得应用及推广.

  • 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疗效影响的比较

    作者:黄玮;许东宝;吴超华;汪浩文;祝选姣;胡海英

    目的:比较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9).一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模式治疗(NCPAP组);另一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模式治疗(BiPAP组).采集患儿桡动脉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0、6、12、24 h的通气模式工作参数[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压力(EPAP)、吸入氧浓度(FiO2)]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aO2、PaCO2、pH、SaO2),并统计治疗24 h后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通气模式的工作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12、24 h,两组患儿通气模式的工作参数均明显降低;相同治疗时段对比,BiPAP组的通气参数均明显低于NCPAP组(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aCO2、PaO2、pH及SaO2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但BiPAP组改善显著优于NCPAP组(均P<0.05).BiPAP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NCPAP组[74.36%(29/39),P<0.05].BiPAP组肺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NCPAP组[20.51%(8/39),P<0.05].结论:BiPAP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NCPAP模式氧合作用高,CO2滞留减少,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