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临床解剖

    作者:刘海岩;樊琪;苏略;董国军;高振平

    目的:经翼点入路不同视角下对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确定该手术间隙的界限、大小及不同视角下其内重要结构的显示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成人湿性头颅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双侧开颅,应用手术显微镜沿颅底方向在不同手术视角(0°、30°、45°、60°)下对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进行观测.结果: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大致呈三角形,随视角由0°~60°,间隙内容物发生改变;外侧边长度为4~5 mm,不同手术视角所测得的外侧边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随角度的增大有逐渐变短的趋势.内侧边和底边不同视角所测得的长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角度的增大有逐渐变短的趋势.结论:在30°视角下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可应用空间大,主要配合其他间隙完成手术,在此间隙操作时,对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细小分支和动眼神经应注意识别和保护,30°视角下,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显露明显.

  • 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王守森;章翔;张发惠;王如密;荆俊杰;郑和平;张锡增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手术解剖. 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侧间隙的显微解剖. 结果: 该间隙大致呈V形,前岩床皱襞将其分为内、外侧两部分. 间隙的内侧边为颈内动脉和前床突,外侧边通常为颞叶前下面,含有蛛网膜和纤维小梁等结构. 视角越偏侧方,底边常越短,内、外侧边却变化不大,间隙下方结构均随方位改变. 结论: 对于年轻人,该间隙常在0°至10°视角下宽大. 对于脑萎缩者,常在30°至45°时宽大. 要经该间隙达到鞍后区,至少应取45°视角,向侧方牵开颞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