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针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作者:李莉;王祖红;易荣;谭保华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压灸百会穴与常规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腹针配合压灸百会穴为主,对照组按常规取穴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评估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双侧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针刺后两组LVA、RVA、BA的平均流速均较前显著上升(P<0.05),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配合压灸百会穴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治疗.

  • 杨骏教授临床灸法经验撷英

    作者:张曼;胡修强;赵永华;杨骏

    [目的]总结杨骏教授关于灸法与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对杨骏教授著作、论文的研究,聆听教诲,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及临证思路、辨证规律的探究,总结其灸法的临证经验。[结果]在临床上,杨骏教授重视灸法理论和实践,认为灸法的作用机理在于平衡人体阴阳,并认为热症贵灸。在灸法临证经验上,杨师根据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选用相应的艾灸方法,如压灸、隔姜灸等,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所举的案例也效果满意。[结论]杨师灸法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值得传承与推广。

  • 针灸治疗外伤性嗅觉障碍验案举隅

    作者:陈雨婷;罗蛟龙;李月梅;陈雨佳;郑淑珍

    外伤性嗅觉障碍是由于外伤后出现昏迷等多种诱因,导致嗅觉功能改变,以嗅觉减退及嗅觉消失为主要特征,约占嗅觉障碍的11%[1].该病需要在排除先天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药物或者毒物性等[2]诱因导致嗅觉障碍的基础上,结合外伤史、客观检查(如鼻内镜),可以临床诊断为外伤性嗅觉障碍[3].对于该病,常规治疗方法(抗炎、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手术等)治疗效果仍有限.针灸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笔者曾跟随李月梅教授以针灸治疗1例外伤性嗅觉障碍,现报告如下.

  • 百会压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增效作用观察

    作者:钟平;梁稚洋;杨良兵

    目的:观察百会压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增效作用.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针刺加灯盏花素粉针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百会压灸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天,周日除外,以2周为1个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观察,分别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进行评测.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3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各成分计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在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总分积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颈肩痛积分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提高临床疗效.

  • 压灸点穴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邓启龙;吴耀持;陈辉;马光兴

    目的 观察和评价压灸点穴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88例肩胛提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压灸组和针刺组,各44例,针刺组和压灸组操作部位均为肩胛提肌起止点阿是穴.压灸组采用压灸点穴法,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加红外线局部照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LENT-SOMA评分细则作为疗效评判标准.结果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和LENT-SOMA总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NT-SOMA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压灸组LENT-SOMA中“压痛”项的评分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压灸点穴与针刺均能显著缓解肩胛提肌损伤疼痛,压灸点穴在缓解压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