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诱因分析及监测

    作者:李争鸣;谭亮;刘晓玲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的诱导与三代头孢用药时间长短的关系,调查高产AmpC酶菌株在我市医院及不同病室的分布,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FOX三维确证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率;以稀释渐进突变法对耐药突变株进行筛选;并回顾性调查比较临床高产AmpC酶和非高产AmpC酶患者用药的时间.结果: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总检出率为13.9%,其中绿脓假单胞菌为43.6%,摩根氏菌为25.0%,阴沟肠杆菌为20.9%,弗氏枸橼酸杆菌为14.2%,粘质沙雷菌为13.3%,奇异变形杆菌为7.7%,鲍曼不动杆菌为10.1%,产气肠杆菌为6.9%,肺炎克雷伯菌为5.5%,大肠艾希菌为1.9%;头孢他啶(CAZ)和头孢噻肟(CTX)对持续高产AmpC酶突变株的选择能力强,头孢吡肟(FEP)选择性较弱,亚胺培南(IPM)无选择性;临床高产AmpC酶患者三代头孢平均用药时间为8.62±1.63 d(3-18 d),非高产AmpC酶患者平均用药时间4.91±1.53 d(1-11 d),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抗生素诱导产生高产AmpC酶的突变株存在种属差异性,且诱导能力的变化存在时空变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