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施氏伤科的源流、特点及发展现状

    作者:熊韬

    施氏伤科源于清道光年间的江苏海门,由施镇仓所创,后历经施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至施维智时已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完整的治疗各类损伤的辨治体系,同时精制出多种有效的外用伤药.在学术上崇尚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思想,以中医内治法辨治各种损伤;外治以膏、散、洗方为主,组方完备;并中西医结合,兼收并蓄.近年来施氏伤科在党的政策的关心下,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专科的人才队伍也得到了完善,学术成果累累.

  • 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刘光明;陈建华;孙波;彭宗泽;李麟平;杨佳裕;李辰;季伟;吴云定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虎力散胶囊结合石膏固定治疗.治疗后3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腕关节活动度、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腕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腕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治疗Colles骨折疗效较好,可以作为治疗Colles骨折的标准操作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 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作者:刘光明;杨佳裕;季伟;李辰;孙波;邵铮;陈建华

    目的 评价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2组.研究组为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对照组常规手法,运用VAS、M-JOA评分及M-JOA改善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收集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脱落8例,实际92例纳入研究.研究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4周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VAS、M-JOA评分及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确,可以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 手法结合牵引、药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化研究

    作者:王志泉;刘光明;陈建华;孙波;彭宗泽;李麟平;罗文忠;朱石门;杨佳裕;季伟

    目的 评价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对照组为舒腰灵冲剂结合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应用VAS、M-JOA、LMA、SLR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VAS、M-JOA、LMA分级疗效评定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突出、确实有效、可以做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 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刘光明;孙波;杨佳裕;季伟;李辰;陈建华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有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70例,拟将其随机分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组(观察组)和虎力散胶囊+石膏固定组(对照组),评价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疼痛改善(VAS),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纳入观察组33例,对照组3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治疗后2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在VAS改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腕关节活动度上,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周及2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疗效评定上,治疗后3周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氏伤科三期辨证施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近期效果尤为明显,能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可以作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标准操作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 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季伟;陈建华;孙波;彭宗泽;李麟平;杨佳裕;刘光明;李辰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用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对照组用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运用VAS、M-JOA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实际收集病例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4周,两组在VAS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JOA及分级疗效评定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芷龙蠲痹片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突出、可以做为保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推广应用.

  • 施氏伤科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作者:刘光明;陈建华;孙波;彭宗泽;李麟平;杨佳裕;季伟;李辰;吴云定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间节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2组,研究组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对照组为电动牵引结合舒筋活血散熏蒸,应用VAS、M-JOA评分及M-JOA改善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VAS、M-JOA评分上,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及2周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周及4周,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JOA 改善率上治疗后1周、2周、3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3周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后4周疗效优势进一步明显,可以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 施氏伤科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光明;陈建华;孙波;吴云定;杨佳裕;李辰;季伟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颈及头面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施氏伤科手法研究组和颈椎电牵引对照组,每组34例.评价治疗前后TCD中Vs的改变,以及进行颈性眩晕评估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3周,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椎动脉Vs值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改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颈及头面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确切效果,可以作为改善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