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成像设备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叙述了磁共振设备的原理、构造、产品发展趋势.并对提高磁共振图像分辨的新技术,如Tim全景矩阵成像、自由浪潮技术、高清晰MRI技术和双梯度技术作了综述.
-
正常及退变软骨T1弛豫值及T2弛豫值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及退变软骨磁共振T1驰豫值及T2弛豫值的定量研究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eiva 3.0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T1弛豫值及T2弛豫值的定量测定,选择60例正常及退变膝关节,其中正常组(n=20)、OA(退行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组(n=40);OA组按照kellgren-Lawrence评分又分为轻度OA组(n=20)、中度OA组(n=1 1)及重度0A组(n=9).结果:正常组、轻度OA组、中度OA组、重度OA组平均T2驰豫值分别为(39.31±3.9)ms、(48.58±8.53)ms、 (54.92±8.84) ms、(59.03±6.30) ms;采用协方差分析,协变量年龄对T2值有明显的影响(F=5.745,P=0.018<0.05);四组髌软骨T2值有明显差异(F=26.579,P=0.00<0.05).正常组、轻度OA组、中度OA组、重度OA组平均T1弛豫值分别为(511.70±72.25) ms、(458.03±55.89) ms、 (405.89±57.30) ms、 (357.92±36.74) m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组T1弛豫值有明显的差异(F=17.70,P=0.00<0.05).结论:T2弛豫值、T1弛豫值随着退变程度的加重发生明显变化,其定量分析在早期OA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T1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1月276例行手术治疗T1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76例中66例经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3.9%(66/276),高、中低分化NSCLC的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1%和33.7%,差异显著(P<0.05);②右肺中叶较右肺上叶、左肺下叶更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X2=5.545,P<0.05和X2=5.402,P<0.05).6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各肺叶肿瘤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T1NSCLC中,右肺中叶较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存在跳跃式转移的特点,故针对T1NSCLC行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非常必要的.
-
乳腺X线、超声检查对T1及Tis期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
目的:乳腺X线、超声检查对T1及Tis期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经病理证实为T1及Tis期乳腺癌且乳腺X线、超声检查资料齐全的患者1280例,进行分配,其中对照组640例患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观察组64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乳腺癌的检出率以及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方法对患者的病变检出率进行比较,P >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脂肪型乳腺X线病变检测率6.38%,高于超声检查脂肪型病变检出率0%,X2 =6.198.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少量纤维腺体型乳腺X线病变检出率为3.59%,高于超声检查少量纤维腺体型乳腺病变检出率0%,X2=8.146,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于多量纤维腺体乳腺的检出率相同,数据无差异,因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在致密性乳腺病变检查中的检出率为8.82%,高于乳腺X线病变检出率0%,X2 =6.277,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方式的病变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P >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X线综合性检出率优于超声检查,但是针对致密性乳腺病变检查,超声优于乳腺X线检查.而且腺体的密度影响着乳腺X线的病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