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佳佳;汪立;韩凌华;孙笛;高敏哲;刘宁飞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治疗各类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102例不同病因和部位的肢体淋巴水肿患者给予CDT治疗1个疗程(4周),治疗期间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组织水肿程度和人体BMI变化,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行自我CDT治疗.结果 102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BMI指数和肢体周径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前后水分、周径、BMI变化均具有明显相关性(r=0.445、0.567、0.572,P<0.001).随访6个月,90%的患者坚持自我CDT治疗,无明显复发病例.结论 CDT治疗可显著减轻各类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程度、降低BMI,后续坚持自我CDT治疗亦不可或缺.

  • 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1例

    作者:孙庆庆;李静玉;刘兆喆;谢晓冬;郑振东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8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7 kg,既往从事电力工作.2007年11月7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窝淋巴结肿物,大小约30 mm×30 mm,质硬,轻压痛.2007年11月14日于辽宁省电力中心医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腋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0/24),病理分期:T2N1MO ⅡB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ER(+),PR(+),C-erBb-2(±).术后行CE方案辅助化疗,具体周期及用药不详.2016年9月1日因右上肢淋巴水肿收入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入院时CEA:24.70 ng/ml;CA-153:33.76 U/ml;CA125:42.97 U/ml.建议患者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有无复发转移.入院后查体:患肢皮肤红、发亮,皮肤温暖、容易凹陷,指压痕(+),斯特摩尔征(+),肘横纹上下10 cm范围内出现纤维化改变,液体移动评估提示容易移动,触诊前臂及上臂粘滞感.舌质淡红,脉细.行右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患肢肿胀症状明显改善,周径明显缩小,过程顺利.

  • 综合消肿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

    作者:李静玉;刘兆喆;谢晓冬

    目的 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肿瘤诊治中心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在双侧腕部上5 cm、肘部下10 cm、肘部上10 cm、虎口、腋窝处设5点进行周径测量.按照治疗前健、患肢周径差值(d)将上肢淋巴水肿分为3组,A组(轻度水肿)15例,d<3 cm;B组(中度水肿)16例,3 cm≤d≤5 cm;C组(重度水肿)13例,d>5 cm.3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20 d)CDT治疗,比较CDT治疗前后患肢的周径值,并分析CDT疗效.结果 CDT治疗后,患者腕部上5 cm、肘部上10 cm、肘部下10 cm、虎口以及腋窝5个部位的周径比率下降量情况,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肘部上10 cm、肘部下10 cm及腋窝3个部位的周径比率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部上5 cm和虎口2个部位的周径比率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适用于任何程度乳腺癌术后所致上肢淋巴水肿,且重度淋巴水肿疗效显著.

  • 综合消肿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

    作者:陈雷;刘兆喆;谢晓冬

    目的 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单侧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引起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侧下肢周径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18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DT治疗,测量CDT治疗前后患肢周径.结果 CDT治疗2个疗程,本组42例患者下肢水肿的周径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的随访,未见明显复发及加重.结论 CDT是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安全、有效的方法,且能长期治疗,适用于各期手术后发生的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包括重度淋巴水肿.

  •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1例

    作者:鞠伶伟;陈雷;刘兆喆;谢晓冬

    下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破坏淋巴管网,造成淋巴液在淋巴管中回流不畅,滞留于下肢皮肤及组织中而引起的软组织非凹陷性水肿.其主要病因与术后损伤、外伤及放疗等因素相关,并且水肿长期不易消退,易形成皮肤组织纤维化,使病情逐渐严重.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治疗,晚期可形成象皮肿甚至导致残疾.淋巴水肿患者不但要忍受由此带来的外观异常,同时患者的生活也会受到限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比较棘手[1].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使水肿的肢体完全恢复.淋巴水肿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是治疗淋巴水肿安全且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皮肤护理及功能锻炼.2016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成功为1例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