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洋放射生态现状与对策
海洋中人工放射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核武器试验、核动力舰船活动和核设施废物排放.《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之前,军事大国大肆开展军备竞赛,核武器试验频繁,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导致海洋放射性水平显著提高.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军用为主的核动力舰船迅猛发展,世界核电发展的需求使得从事核燃料运输、核废物处理等的船只规模不断增大.据不完全统计[1-2],截止2005年底,仅核潜艇就发生过285起较大的事故,其中反应堆一回路事故38起,沉没18起(明显有放射性释放的16起),至少50枚核弹头散落在海底,随着海水的冲击和腐蚀,放射性物质终会向海洋环境释放并扩散迁移,再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间接影响人类健康安全.此外,滨海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的日常排放以及核事故泄漏也是海洋放射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如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造成核泄漏,大量高放射性废水排人海洋,对渔业资源等与人类休戚相关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立场出发,就解决海洋放射性污染问题所需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
从环评及检测角度探讨放射性衰变池设置
目的 笔者在环评和检测的实践中,发现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放射性衰变池存在各种问题.根据放射性衰变池暂存放射性废水的特点,探讨衰变池从选址、屏蔽、防渗漏、容积和取样检测方面的合理设置,拟以此进一步促进放射性废水的安全处理.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探讨衰变池从选址、屏蔽、防渗漏、容积和取样检测方面的合理设置.结果 将衰变池设置存在的共性问题逐一讨论,以便于从源头解决放射性衰变池的各种问题.结论 对放射性衰变池和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
石灰乳中和沉淀处理后的稀土水冶废水达标排放研究
目的 研究经石灰乳中和沉淀后的稀土水冶废水达标排放的方法.方法 用硫酸钡镭共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镭,并通过实验测量研究氯化钡用量及体系pH值变化对去除废水中镭的影响.结果 废水中总放射性去除率将随氯化钡加入量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而pH值则相反,其去除率随pH值增大而下降.结论 经过石灰乳中和沉淀处理后,再用硫酸钡沉淀方法处理,可使废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
-
江河水系放射性污染研究状况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了局部水域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例如:1945~1980年全世界共进行的543次大气层核试验和二战后期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产生了大量放射性裂变产物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又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污染了整个北半球;另外,燃煤发电、磷酸盐矿开采、稀土工业等发展,使天然放射性核素发生了转移和再分布.这些放射性核素经自然沉降、雨水冲刷等造成了局部地区及全球江河水系的放射性污染,对水体构成了一定的放射性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水体中放射性污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