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早产儿医源性失血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
为了减少医源性贫血的发生率,设计一种用于早产儿医源性失血监测分析系统.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数据采集模块由超声液位探测仪测量采血量,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患儿基本信息,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无线网络GSM传输到监测分析模块.监测分析模块对采血量、标本种类、血红蛋白值等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生开具采血医嘱时机和护士计划采血量提供参考值.系统拥有大数据仓储平台,支持多家医院的数据分析和存储.经实验测试:该系统超声液位探测分辨率0.01 mL,量程4.5 cm,精度±0.2%,声束宽度5 cm,网络传输速度2 MB/s,数据库存储量大于1 T.该系统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因医源性失血而导致贫血风险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
早产儿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进展
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而且出生体质量越低,贫血出现越早,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是早产儿贫血主要的原因,而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生后2周内早期贫血的重要原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包括减少医源性失血、合理使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掌握严格的输血指征等.该文主要就早产儿贫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
-
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下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状况以及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低出生体质量儿48例,评价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状况,并对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住院期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水平具有下降趋势,建立了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降低水平(Y)与住院时间(X7)和住院期间采血项目次数(X5)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0.571 X7+0.386X5。结论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期间采血次数增多是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降低的相关因素,为避免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医源性失血,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采血项目次数。
-
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D的临床资料数据,根据贫血发生时间分为4组,对每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7例VLBWI临床诊断贫血的平均日龄为(12.26±7.95)d,其中早期贫血发生者44例(29.9%),晚期贫血发生者103例(70.1%).4组VLBWI分别在新生儿期累积采血量、累积输血量、基础血红蛋白及基础平均红细胞压积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组患儿在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围产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血红蛋白与贫血早期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贫血是VLBWI生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Hb水平是导致贫血早发的高危因素,多种围生期因素可影响贫血发生时间,目前输血治疗仍是治疗VLBWI贫血的常规甚至是首选方法.
-
早产儿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影响早产儿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生后24 h内收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并在住院期间出现贫血的167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为轻-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早产儿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贫血组出生体重、胎龄明显低于轻-中度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住院时间、采血量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是发生重度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出生体重、胎龄、住院时间以及采血量均与早产儿贫血程度有关.其中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是早产儿重度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9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数据,根据贫血发生时间分为4组,对每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4例VLBWI临床诊断贫血的平均日龄为(13.17±6.57)d,其中早期贫血发生者90例(30.6%),晚期贫血发生者204例(69.4%).4组VLBWI分别在新生儿期累积采血量、累积输血量、基础血红蛋白及基础平均红细胞压积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组患儿在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围产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血红蛋白与贫血早期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贫血是VLBWI生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医源性失血及基础Hb水平是导致贫血早发的高危因素,多种围生期因素可影响贫血发生时间,目前输血治疗仍是治疗VLBWI贫血的常规甚至是首选方法.
-
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生后24h收入新生儿病房的18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首先,按2周内采血量的不同,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8mL/kg;B组:8~15mL/kg;C组:>15mL/kg.对两组的贫血时间以及血红蛋白的低值进行分析;其次:按照4w内的采血量的不同,将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患儿分为3组,甲组:≤8 mL/kg;B组:8~15mL/kg;C组:>15mL/kg,并进行采血量与早产儿输血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抽血总量>15mL/kg组的早产儿出现贫血的时间比≤8mL/kg组的早产儿更早,低Hb值也比≤8mL/kg组更低,A组贫血的比例为29%,B组为64%,C组为7%,输血9例,甲组的输血比例为34%,乙组的输血比例为22%,丙组的输血比例为44%,2w内采血量与贫血的发生呈现正相关的关系,(rs=0 49,P<0.001),4w采血量与输血量呈现显著地相关性,(rs=0.234,P=0.002)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0.01).结论医源性失血会加重早产儿贫血的情况.结论 医源性失血量越大,早产儿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输血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要对早产儿进行有效护理,以减轻医源性失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