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织多普勒和应变/应变率显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作者:程蕾蕾;孙静平;James D. Thomas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和应变/应变率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4例患者植入双室起搏器后随机进行4种不同模式起搏(双腔起搏BiV,左室起搏LV,右室起搏RV和不起搏即窦性心律状态).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彩色组织多普勒(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检查,测量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个节段的心肌收缩速度峰值、节段心肌收缩位移、应变及应变率和每个节段心电图QRS波起始至该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并比较不同基础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起搏后的改善情况.结果 LV和BiV能够提高每搏输出量(P均P<0.02)和射血分数(P均P<0.001);左室节段心肌收缩位移LV时明显改善;LV心尖段室间隔以及侧壁收缩期应变率和应变均改善;但是,BiV只有侧壁心尖段应变率明显改善.不同基础疾病起搏后心功能的改变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V和BiV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DTI、应变/应变率可以无创伤性评价CRT治疗效果,并随访预后.

  •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右心功能的变化

    作者:秦志平;法宪恩;余海彬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观察房间隔缺损患者修补术前后右室整体及局部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A组)及术后1月(B组)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测定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的应变和应变率,并通过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右室Tei指数,另设30例正常人对照组(C组).结果 术前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应变和应变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同节段(P<0.05);而室间隔各节段的应变和应变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Tei指数(0.24±0.06)较正常组(0.41 ±0.05)减低(P<0.05).术后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大应变和应变率均较术前减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室间隔基底段的应变较术前及正常组均减低(P<0.05),而室间隔基底段的应变率、室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应变及应变率与术前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组比较,术后组Tei指数升高至0.34 ±0.05(P <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右心负荷降低,右室的整体与局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右室Tei指数、右室壁应变及应变率能无创、准确的反映右室功能的变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