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个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值用于靶控丙泊酚效应位浓度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牛静;俞青;张马忠;王珊娟

    目的 比较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双频指数监测计算的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O)应用于控制效应位浓度输注系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85例不用术前药的患者分为TP组(39例)、TE1组(23例)和TE2组(23例),TP组靶控血浆浓度,TE1组和TE2组分别应用keO=0.62/min和1.83/min的靶控效应室浓度,记录血压、心率和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 TP组的意识消失的时间为75 s,显著长于TE1和TE2组的40 s(P值均<0.05).3组间收缩压降低的大幅度、达到大降幅的时间以及心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对于靶控血浆浓度,靶控效应室浓度缩短了达到意识消失的时间.同时不会增加血压降低的幅度.

  • 丙泊酚降压作用的浓度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杨雪峰;黄咏磊;张马忠;宋杰;王珊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时的浓度-收缩压变化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探求以血压为效应的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BP)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有益提示.方法 将40例不用术前药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E1组(峰效应时间为74 s)和TE2组(峰效应时间为96 s),每组20例,分别计算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效应的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BIS).第1阶段,所有患者均靶控丙泊酚效应位浓度(CE),预设CE所需剂量输注完毕后,设置目标质量浓度为0 μg/mL,待BIS值恢复至≥80;第2阶段,靶控并维持10 min以上.有创血压和BIS值以10 s间隔同步下载,应用NONMEM软件基于S型量效关系模型(收缩压下降效应与丙泊酚浓度间的关系),待估参数包括因丙泊酚产生的收缩压大下降幅度(Emax)、无丙泊酚作用时的收缩压下降幅度(E0)、产生50%大效应时的CE (EC50)、ke0BP、浓度-效应关系的斜率(γ).结果 协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将年龄引入药效动力学参数Emax(%),模型显著改善(目标函数改善12.4点,P<0.01),但性别、体重、身高和分组等均不影响任何参数(P值均>0.05).终参数:E0 =1.73%,Emax(%)=-45.4-0.239×(年龄-50),EC50=2.26 μg/mL,γ=2.01,ke0BP =0.105/min.结论 Emax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为避免延迟性低血压,麻醉诱导应使用低有效剂量,或在患者意识消失后维持较慢的给药速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