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ransPRK 治疗屈光不正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顾金红

    TransPRK 即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属于优化表层切削术(ASA),是目前唯一可避免角膜与任何器械或乙醇接触、一步完成上皮切削和屈光矫正的表层手术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屈光手术方法。本研究对102例(203眼)屈光不正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TransPRK 与 LASEK 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晓宁;单武强;金丽娟;张晓晗;巨蕾

    目的:对比观察TransPRK与LASE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行激光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TransPRK术组60例120眼, LASEK术组60例120眼。观察术后1wk 眼部刺激症状、术后2wk 视力、术后3 mo haze的发病率、术后1 a屈光度等。
      结果:两种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第1d TransPRK组无刺激症状者:86眼(71.7%),视物清楚,睁眼来医院复查。 LASEK组术后81眼(67.5%)无刺激症状;术后2wk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TransPRK组109眼(90.8%),LASEK组87眼(72.5%);术后3mo haze的发病率,TransPRK组0级113眼,LASEK组0级109眼。结论:TransPRK 组刺激症状明显轻于 LASEK 组, TransPRK组比LASEK组术后视力恢复快;TransPRK组比LASEK组术后haze的发病率低,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术后两组1、3、6、12mo两组视力、屈光状态、视觉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矫正高度近视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

  • 全激光 TransPRK 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单武强;杨晓宁;金丽娟;张晓晗;巨蕾

    目的:全激光TransPR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分析。
      方法:选择2012-12/2013-12在我院行全激光TransPR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随访1a,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视力、眼压、haze和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无不适感54例108眼,14例28眼患者出现眼干涩、磨疼、异物感。两组患者术后3、6mo,1a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7)。术后3mo时裸眼视力佳,术后6 mo视力稳定。术后1 a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与术前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下降。haze发病率低,多数在0~1级。通过对夜间视力、干眼、视疲劳等进行调查问答。满意度达85%。
      结论:TransPRK术因术中全激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干眼、haze发病率低,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其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治疗高度近视较为理想的表层手术方式之一。

  • 飞秒 LASIK 与 Trans PRK 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俊珍

    目的:飞秒 LASIK 与 TransPRK 矫治近视的疗效,评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近视手术的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为两组:A 组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基质床准分子切削术;B 组行 Trans PRK 全激光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具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刺激症状,症状明显的患者持续时间 B 组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天、7天 B 组裸眼视力(UCVA)≥0.8眼数比例明显少于 A 组(P <0.05);术后1月、3月、6月两组 UCVA≥0.8眼数比例比较无差异(P >0.05)。术后1周两组残余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月、3月、6月两组残余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飞秒 LASIK 是目前治疗近视的主要手术方式,但 TransPRK 在安全性上有无可比拟的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