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代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期对循环和BIS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麻诱导期三代喉罩(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PLMA)置入和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和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气管插管组(A组)和PLMA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PLMA置人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3)、1 min(T4)、3 min(T5)时SBP、HR、BIS值的变化.结果 B组PLMA置入前后SBP、HR、BIS值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T3~Ts时SB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2时(P<0.05),T3、T4时BIS值明显高于T2时和B组(P<0.05).结论 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诱导期使用PLMA能保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且不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预测麻醉深度的变化并不具有特异性.
-
三代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期对循环和BIS的影响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和三代喉罩(PLMA)在全麻诱导期对HR、SBP和BIS的影响,评价三代喉罩在全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全麻术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术,观察组采用置入三代喉罩法.记录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或置入喉罩)后(T3)、插管(或置入喉罩)后1min(T4)、插管(或置入喉罩)后3 min(T5)的SBP、BIS和HR,评价三代喉罩在全麻术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T3、T4时点的BIS分别为(48±7)、(47±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T4、T5时点的SBP分别为(106±10) mmHg、(105±9)mmHg和(104±9)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T4、T5时刻的HR分别为(68±9)次/min、(68±7)次/min、(66±7)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术相比,在全麻术中使用三代喉罩可以有效保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避免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胃管引导改良法在放置三代喉罩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胃管引导改良法置入三代喉罩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8~80岁,ASA Ⅰ~Ⅱ级非腹腔镜、非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后分别采用传统徒手法( C组)和胃管引导改良法(S组)置入三代喉罩,比较两组喉罩置入成功所需时间、一次性成功率、拔出喉罩后前端是否染血,患者咽喉部不适评分以及术中反流误吸例数。结果改良组喉罩置入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喉罩后前端染血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入喉罩成功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喉部不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管引导改良法置入三代喉罩较传统徒手法更容易,术后相关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