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毒素性休克早期猕猴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及酶细胞化学观察

    作者:季红;朱晓云;殷国庆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早期猕猴肾脏的损伤.方法:11只猕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内毒素组6只,静脉注射LPS,剂量为2.8 mg/kg.内毒素攻击后120 min,处死动物,取肾脏标本采用光镜、电镜铅离子捕获法做超微结构碱性磷酸酶(ALPase)及酸性磷酸酶(ACPase)细胞化学检查.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肾髓质、皮质结构完整,肾小球结构完好;透射电镜可见模型组肾小球血管内皮和足突细胞损伤、血液成分渗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肾实质细胞内溶酶体破坏;电镜酶细胞化学可见:模型组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溶酶体颗粒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急剧增强,在细胞器内弥散分布.对照组无明显病变.结论:在猕猴内毒素性休克早期,溶酶体增多和损伤引起了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在此同时,肾脏实质细胞内中和内毒素的作用也增强.

  • 快速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宫颈异常细胞的价值

    作者:徐朝斌;徐显辉;谢方洲

    0引言巴氏抹片和巴氏染色是子宫颈癌筛查的传统有效方法,但该方法敏感度较低,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近年来,Markovic等[1]报告用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酸性磷酸酶,显示了比传统巴氏染色更高的敏感度和更低的假阴性率.为此,我们采用经改进的、可在常温下快速染色的酸性磷酸酶染色与传统的巴氏染色进行了临床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酸性磷酸酶染色特性及阳性细胞鉴别诊断

    作者:田立祥;王旭波;王东伟;徐傲;吴彪;王阳

    宫颈癌在现代女性所患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如果宫颈癌能及早发现,它属于极易治愈的癌症之一。宫颈癌筛查目前被认为是控制宫颈癌发病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的宫颈癌筛查是采用薄层液基制片技术联合巴氏染色,受多因素影响,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酸性磷酸酶检测是一种新近应用于子宫颈异常细胞筛查的化学染色及细胞学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是宫颈异常细胞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升高,利用化学染色方法在有酸性磷酸酶活性的细胞内形成红色沉淀。本文分析了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的特征以及与TCT-巴氏染色样本进行对比观察,提出酸性磷酸酶染色的细胞学诊断标准及报告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