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颅半约束非撞击旋转暴力致猫脑轴突损伤的病理研究

    作者:陈革;惠国桢;周建宏;冯淑静;李成万;卢咏惠

    目的 观察头颅半约束非撞击旋转暴力致猫脑弥漫性轴突损伤(DAI)的病理变化及其分布,探讨DAI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头颅半约束非撞击性旋转暴力致伤猫脑DAI模型,光镜下观察损伤轴突的病理变化及分布,NF68免疫组化染色和定位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病理变化.结果 肿胀轴突和轴突球对NF68免疫组化强阳性反应,呈长梭形或腊肠状,典型的轴突球呈逗点状或蝌蚪状,主要分布在中脑、小脑脚、基底节区后分,而胼胝体区、灰白质交界区少有肿胀轴突和轴突球,电镜下肿胀轴突和轴突球髓鞘板分层与轴突膜分离,神经细丝排列紊乱,灶性溶解.结论 轴突肿胀和轴突球是DAI中非断离性轴突损伤的基本病理特征,猫脑损伤轴突分布与人类DAI有差异,DAI的临床表现与损伤轴突的分布密切相关.

  • 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单纯弥漫性轴突损伤

    作者:陈革;周建宏;陆爻忠;王泳;蒋云召;杜梁枫;徐芳;冯淑静;李成万

    目的 评价阶梯式哑低温治疗单纯弥漫性轴突损伤(DAD的疗效.方法 对36例单纯DAI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实施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在伤后6~12 h内将膀胱温度(BT)降至32.0~33.9℃,持续3d,第4~7大BT控制在34.0~35.9℃,第8~14 天在36.0~36.9"C;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监测颅内压、血脑脊液乳酸、昏迷时间,测量伤后第3个月CT片侧脑室额角宽度、第三脑室前后径,并对患者进行功能障碍(DRS)评分.结果 与常规治疗纰比较,时程为2周的阶梯式亚低温组明显降低颅内压、血脑脊液乳酸,减轻额角扩大,降低DRS(P<0.01或P<0.05),而不增加亚低温并发症发生率;但亚低温期间昏迷程度不减轻,也小缩短昏迷时间.结论 阶梯式亚低温其并发症未增多,可减轻DAI损伤后的脑白质性脑萎缩,改善后期神经功能,但不能减轻DAI昏迷程度和缩短昏迷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