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主动电极行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效果

    作者:殷泉忠;崔俊友;易桂斌;陆叶;张华

    目的:比较两种类型主动电极植入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的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主动电极;B组采用美敦力3830主动电极。记录两组导线植入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电极重置次数、手术即刻及术后1、3、6个月起搏参数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 A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及X射线曝光时间延长(P<0.01),电极重置次数增多(P<0.05)。两组术后6个月内起搏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结论美敦力3830主动电极和传统主动电极行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均安全有效,但应根据患者病情谨慎选用美敦力3830主动电极。

  • 右心室中位间隔与心尖部起搏有效性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白明;江尕学;汪涛;张璐;张钲

    目的 比较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RVMS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起搏器依赖患者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因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96例,随机分为RVMSP组(50例)和RVAP组(46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测定起搏阈值、阻抗、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同步性指标、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等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RVAP组和RVMSP组患者起搏阈值、阻抗、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同步性指标及临床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RVAP组较RVMS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轻度降低(P>0.05),左心室内径及容积扩大(P<0.05),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较差(P<0.05);两组临床预后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MSP比RVAP更有利于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增加心室射血分数,可作为RVAP的替代起搏位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