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载体局部应用治疗免疫介导性内耳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晨曦;李涛;谭长强;黄和

    目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 AIED)是目前临床上一部分可以有效治疗的内耳疾病,对其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文中探讨microRNA-146a对免疫介导性内耳病( immune-mediated inner ear disease, IMIED)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钥孔戚血蓝蛋白抗原在已致敏的豚鼠圆窗龛局部免疫,制成IMIED动物模型30只,按配对设计分为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组、空载慢病毒对照组、模拟手术对照组3组。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组:鼓阶内注射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空载慢病毒对照组:鼓阶内注射慢病毒空载体;模拟手术对照组:鼓阶内注射PBS溶液。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和鼓阶注射1周后,测试听觉功能和血清抗KLH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鼓阶内注射后1周( ABR试验后),每组3只动物行HE染色和光镜观察;另3只动物行荧光观察(慢病毒载体转染情况);,4只动物并测试内耳局部组织microRNA-146a的含量及其变化。结果3组动物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KLH抗体水平较免疫前升高,重组慢病毒载体组[(1.90±0.74) vs (0.09±0.01),P<0.05],空载体对照组[(2.20±0.75) vs (0.11±0.02),P<0.05],模拟手术组[(2.10±0.64) vs (0.11±0.03),P<0.05]。与免疫前对应耳比较,免疫后、鼓阶注射后ABRⅢ波平均阈值均增加(P<0.05);与免疫后对应耳比较,重组慢病毒载体鼓阶内注射后ABRⅢ波平均阈值降低(P<0.05)。重组慢病毒载体组内耳microRNA-146a含量(1290.0±660.0)较空载体对照组(369.5±73.9)和模拟手术组(476.6±148.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观察显示:micro-RNA146a重组慢病毒载体在内耳中分布在骨螺旋唇、螺旋神经节传入纤维、螺旋韧带基底细胞、Corti器、血管纹等,内耳光镜观察显示内耳免疫炎性反应较空载慢病毒对照组和模拟手术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micro-RNA146 a重组慢病毒载体经鼓阶注射到内耳后,可在内耳广泛分布和转染,内耳组织中mi-croRNA-146a的含量明显升高。重组micro-RNA146a慢病毒载体内耳导入可显著减轻内耳免疫炎性病理损伤和听觉功能障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