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脑扣带沟分支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作者:隋东莉;李成;陈刘成;曹承亮;王震寰

    目的:观察扣带沟竖直分支的数目及出现概率,为研究扣带区域的发生发育规律以及功能结构关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行头颅连续MRI矢状断层扫描,层厚7 mm.在eFilm 1.5工作站导入头颅旁正中矢状层MRI图像,观察扣带沟竖直分支的数目及各分支测别的出现率.结果:按副扣带沟的出现与否分别统计扣带沟的分支数目,一般分为无分支、一支、二支和三支4种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侧别和个体差异.结论:扣带沟分支的出现率存在明显的侧别差异,左侧比右侧较少出现分支,表明右侧扣带区皮质的折叠程度高于左侧.

  • 扣带沟内表面的投影散点图和拟合曲线方程及意义

    作者:隋东莉;李成;赵学影;陈刘成;王震寰

    目的:观察扣带沟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上的投影,分析扣带沟的生长规律;建立扣带沟内表面在矢状面上投影的拟合曲线方程,分析扣带沟形态在个体间的差异程度.方法:筛选扣带沟内表面的数据,利用Excel表格做投影散点图;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求得其在矢状面上的拟合曲线方程.结果:得到扣带沟内表面的二维投影图及矢状面投影的拟合曲线方程.结论:扣带沟的二维投影图能够反映扣带沟的生长规律,同时可间接地反映大脑的发生发育规律;扣带沟的位置具有相对稳定性.

  • 扣带沟与副扣带沟的非对称性研究

    作者:隋东莉;王震寰;李成;陈刘成;沈龙山

    目的:观察副扣带沟在国人人群中的出现率及侧别差异、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eFilm1.5工作站中,选取30例头颅连续MRI矢状断层两侧旁正中矢状面,观察副扣带沟的出现率;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及各类型出现的概率.结果:左侧大脑半球副扣带沟的出现率为56.67%,右侧为26.67%;左侧扣带沟连续不分段的出现率为63.33%,右侧为50%;左侧出现副扣带沟时,同侧连续型扣带沟出现率为88.24%,右侧出现副扣带沟时,同侧连续型扣带沟出现率为71.43%.结论:副扣带沟的出现呈现明显的左偏趋势;副扣带沟的出现显著影响了扣带沟走行的连续性.

  • 大脑前扣带皮质边界的解剖学定位分析

    作者:隋东莉;李成;陈刘成;曹承亮;王震寰

    目的 明确前扣带沟的位置、在Y轴上的大跨度范围以及其个体间的变异和侧别差异.方法 在笛卡儿坐标系中测量30例成年志愿者前扣带沟的坐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构建了前扣带沟立体定位的平均坐标数据集,分析出前扣带沟平均坐标的侧别差异和个体间差异;(2)分析出前扣带皮质在Y轴前后距离的大值及侧别差异.结论 左侧PCS的出现影响了前扣带沟在Y轴上的坐标,从而导致了前扣带皮质前后跨度的侧别差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