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时间窗内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邓小刚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内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突发性聋患者60例(60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30耳),观察组30例(30耳).两组均给予全身性基础治疗,静脉滴注长春西汀、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同时高压氧治疗,12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入院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共静脉滴注12 d,从第7天开始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隔天1次注射9次,观察组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的同时综合给予鼓膜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方法及时间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变化,观察两组眩晕、耳鸣及听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疗效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听阈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t=7.69、8.23,均P<0.05).观察组平均听阈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平均听阈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2.67,均P<0.05).观察组眩晕、耳鸣及听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32、3.14、3.67,均P<0.05).结论 同时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全身性治疗突发性聋相比较前期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后局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的患者,虽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听阈改善程度较后者明显,且平均症状消失时间较后者短,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盐酸叮咯地尔配合鼓室内注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长君

    目的 观察盐酸叮咯地尔配合鼓室内注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神经性耳聋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A组采用盐酸叮咯地尔配合鼓室内注药治疗;B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结果 2组病例治疗后耳聋症状均有改善.A组与B组相比较,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盐酸叮咯地尔配合鼓室内注药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好,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眩晕的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志坚;祝园平;杨希林;朱明万;肖伯奎;廖华;江洋;华清泉

    目的 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眩晕的全聋型突发性聋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38耳)伴眩晕的全聋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8例(38耳)伴眩晕的全聋型突聋患者分为两组,鼓室注射组30例(30耳),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0.3 ml,每日一次或隔2~3天一次,疗程14.76±7.33天,其中注射3~5次4例,6~10次15例,11~28次11例;对照组8例(8耳),给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天,3天后减半,疗程10.25±2.55天;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改善耳蜗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全身用药,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鼓室注射组注药次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后,鼓室注射组0.25~8 kHz气导纯音听阈平均值由101.73±12.19 dB HL下降为84.80±20.87 dB HL,对照组由115.50±4.38 dB HL降为109.25±16.57 dB HL.鼓室注射组治疗后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0%(18/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12.50%(1/8).鼓室注射组患者疗效与鼓室内注药次数正相关,注药次数越多,疗效越好,注药次数超过10次组的总有效率可高达81.82%(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伴眩晕的全聋型突聋的有效方法,且注药次数越多,疗效越好.

  • 鼓室内注药联合正压灌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25例

    作者:李春丽;刘卫红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药联合正压灌洗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58耳),均为鼻咽癌放疗引起。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28耳),观察组25例(30耳)。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性基础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鼓膜置管术,置管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患者行正压灌洗联合鼓室内注药(盐酸氨溴索15 mg,曲安奈德40 mg)每周1次,共12次。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和远期(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71%和67.86%( P﹤0.05)。两组患者的气导平均听阈以及骨导平均听阈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升高,但仍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升高的程度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 P﹥0.05)。结论正压灌洗联合鼓室内注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均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气导、骨导平均听阈,且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