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震方向可转换型外侧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5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梓建;刘强

    目的 探讨眼震方向可转换型外侧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LSC-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35例眼震方向可转换型LSC-BPPV患者(可转换型组)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同期治疗的38例眼震方向不变型LSC-BPPV患者(不变型组)进行对比,并追踪随访6个月.患者根据眼震方向及持续时间分别采用Barbecue翻滚法、Gufoni法或强迫持续卧位法复位治疗.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例眼震方向可转换型患者中可自动转换型7例,主动可转换型28例,眼震由离地型转为向地型31例,眼震由向地型转为离地型2例,眼震方向反复多次转换型2例,眼震持续时间>1 min者6例、<1 min者29例.38例眼震方向不变型均为向地型,眼震持续时间全部<1 min.可转换型组首次复位有效率为62.86%(22/35),不变型组为86.84% (3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18).多次复位后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7.37% (37/3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1,P=0.265).可转换型组、不变型组复位成功时所需平均循环次数分别为(2.81±1.21)、(1.56±0.6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3,P<0.001).随访6个月后可转换型组与不变型组复发率分别为17.14%和23.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8,P=0.490).结论 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侧别及耳石类型是诊治眼震方向可转换型LSC-BPPV患者的关键,手法复位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首次复位有效率较眼震方向不变患者低,且复位成功需较多循环次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