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肌脂肪酸氧化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莹;薛霞;刘兆平

    随着人们对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改变的深入研究.发现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可改善组织氧利用的有效性,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改善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本文综述了心肌脂肪酸氧化抑制剂的药理效应、作用机制以及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新药:曲美他嗪

    作者:张金枝

    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即增加心肌的供氧,降低耗氧。随着对心肌缺血代谢过程的研究和认识,提出了通过干预心肌能量产生的代谢环节,完善线粒体能量代谢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概念。1 心肌能量代谢的特点  正常心肌的能量(ATP)供给60%~70%来自游离脂肪酸(FFA)β-氧化,20%~25%为葡萄糖氧化,5%~10%为糖酵解(无氧代谢)。FFA氧化产生等量ATP的耗氧量比葡萄糖氧化的耗氧量高,而且高水平FFA氧化可明显抑制葡萄糖氧化的速率。心肌缺血时能量代谢的变化:①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继而导致血中FFA水平升高;②心肌能源供给中FFA氧化增加至80%~90%;③葡萄糖酵解和葡萄糖氧化的耦联失调,致使心肌细胞内H+、Ca2+及Na+超载,引起细胞酸中毒和损害,使心肌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耗能增加。2 心肌代谢药物的作用机制2.1 促进有益于心肌能量代谢的转化 可直接促进葡萄糖氧化,充分利用有限的氧更高效地产生ATP;抑制FFA氧化,间接促进葡萄糖氧化;促进糖酵解和葡萄糖氧化的耦联,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2.2 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主要是通过减少细胞内H+、Ca2+、Na+的超载,提高乳酸的利用率,减少细胞的酮体,有效抑制缺氧所致的细胞酸中毒。目前已知的心肌代谢性药物有二氯乙酸、雷诺嗪、L-卡尼汀、曲美他嗪等。因生物半衰期短、有效剂量太大等原因,仅曲美他嗪被推荐临床使用。该药为哌嗪类衍生物,经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97%,泌尿系统排泄,清除半衰期6 h。在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中,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收缩力,缩小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内pH值和ATP的降低;减少中性粒细胞堆积,抑制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害;增加心肌细胞对低氧应激的耐受能力。

  •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探析

    作者:周宁

    代谢性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是前后使用时,出现药物代谢过程中互相干扰,导致药物的疗效出现某些问题,有些会增强药物作用,甚至有毒副作用,有些则会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甚至失效.药物动力学中的代谢是重要的环节,因此研究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就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已经上市的药品,认识其代谢基础,了解酶学基础,合理选用药物,就能避免代谢性药物之间的干扰作用,而且对于未上市的药物,可以积极避免可能在临床上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

  • 略谈代谢性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赵洪

    本文通过阐述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提出避免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而总结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对代谢性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