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的相关性临床观察

    作者:王金凤

    目的 研究高中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和黄斑厚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高度近视患者共计40例(6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全部患者包括20只眼中度近视与40眼高度近视,检查的仪器是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对全部患者的黄斑中心区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等等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高中度近视患者的眼球黄斑各部位厚度和视力的关联性.结果 高度近视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区厚度是225.27±19.16,中度近视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区厚度为226.19±18.86,两组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矫正视力正常的高中近视患者,他们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仍然能保持在正常范围.

  • 外伤性视盘周围色素上皮层出血性脱离一例

    作者:李宇航;陈尧;秦建民

    患者男,21岁.因左眼拳击伤后视物不清10小时,于2007年12月12日入院.查体:全身情况可,右眼视力0.2,矫正视力1.0;左眼视力0.06,矫正视力0.8.右眼压15.0 mmHg,左眼压10.0 mmHg.左眼上下眼睑肿胀,下眼睑见1.5cm长皮肤裂伤,已缝合.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房水闪辉阳性,瞳孔直径3.5 mm,对光反射迟钝,右眼瞳孔直径2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腔清.眼底镜检查:左眼环绕视盘见弧形褐色隆起,约6DD大小,视盘颞侧及下方见线状及小片状出血.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 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黄斑前膜诊断和分型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应利;冯炜;郭纯刚;李冬;凌宇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IERM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经视力、直间接眼底镜及SD-OCT(2.维断面图、眼底彩色照相、视网膜厚度地形图、三维成像图)检查确诊的IERM患者38例(45只眼),分析中心凹形态、中心凹厚度和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IERM的S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45只眼中.中心凹正常型8只(17.8%),假性黄斑裂孔6只(13.3%),板层裂孔7只(15.6%),弥漫水肿20只(44.4%),囊样水肿4只(8.9%).对全部患眼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相关分析,二者娃著负相关(r=-037,P<0.05).即黄斑中心凹越厚视力越差.结论:SD-OCT可明确IERM的诊断和其下中心凹形态的分型.由IERM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增厚与视力损害相关.

  •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45岁以下非典型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炯;喻长泰;张莹;朱斌

    目的 探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对45岁以下的非典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为非典型CSC的患者81例(81只眼),应用TOP-CON 3DOCT-1000+COLOR对其进行OCT检查,根据OCT图像对FFA进行分析.结果 81只眼FFA的3D-OCT结果如下:(1)荧光影略扩大("微漏")43只眼,提示神经上皮浅脱离(部分伴色素上皮浆液性脱离),而3D-OCT扫描却发现了5只眼有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2)荧光影未见扩大共31只眼,其荧光积存和透见荧光提示色素上皮脱离和色素上皮脱失,而3D-OCT却发现了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3只眼.(3)FFA中未见任何异常荧光7只眼,而3D-OCT扫描却发现了6只眼为限局性浆液性神经上皮浅脱离.81只眼中,3D-OCT扫描结果,发现了FFA中未显示的病灶,包括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8只眼和限局性浆液性神经上皮浅脱离6例,共14只眼,占总数的17.3%.结论 3D-OCT以快捷断层扫描方式,能发现45岁以下的非典型的CSC所包含的深层隐匿的病灶,有利于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疾病的准确诊断.

  • 高度近视眼弧形斑形态与眼底病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维锋;石安娜;曾瑛;金昱;王莎莎;石浔

    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眼近视弧形态与近视性眼底病变发生的关系,为临床上早期发现近视性眼底病变提供形态学上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眼25例46眼患者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视力等资料,将单纯漆纹样裂纹改变眼设为A组(5例10眼);出现近视性眼底病变眼为B组(17例30眼;包括A组);无近视性眼底病变眼为C组(8例16眼);分析3组近视弧类型、近视弧面积、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白色脉络膜萎缩弧与近视弧面积比、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黄斑部视网膜体积等形态学变化.结果 A组、B组、C组矫正远视力分别为0.45±0.29、0.34±0.25、0.82±0.22,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2组近视弧形态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比较:近视弧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95%可信区间分别是5.85~8.45 mm2、2.67~6.79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95%可信区间分别是2.03~4.04 mm2、0.08 ~2.07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与近视弧面积比比较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8~0.47、0.00~0.25.75%(24/32)环形弧眼、82.7%白色脉络膜萎缩弧眼出现近视性眼底病变.A、B、C3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部视网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性眼底病变明显影响视力;近视弧面积超过5.85 mm2,白色脉络膜萎缩弧面积达到2.00 mm2且与近视弧面积比超过0.28以上,白色脉络膜萎缩弧、环形弧的出现,均应警惕近视性眼底病变的发生.

  •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探究

    作者:谭清斌

    本文通过回顾鸿翔司法鉴定中心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受理的58例眼外伤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法医鉴定案件,除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对58例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外,还联合运用了FFA(眼底荧光造影)、3DOCT(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提示,3DOCT对外伤后眼球钝挫伤致视网膜脱离者诊断准确率高;3DOCT诊断与FFA结果联合分析,可以明确外伤与视网膜脱离是否存在相关性,特别是对外伤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伤病关系有更直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从而提高法医鉴定的客观真实性,为广大法医鉴定工作者提供了更翔实和可信的鉴定依据.

  • CSC应用3D-OCT的临床分析

    作者:孟凡岭;李岩;张宏文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形态学特征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50眼CSC患者进行了3D-OCT检查,测量出CSC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的高度、范围及容积,并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结果与视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与视力呈负相关关系(r=-0.78,P=0.00),而与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容积之间无负相关关系(r=-0.39,P=0.26;r=-0.09,P=0.80).结论:CSC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的高度为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高分辨率的3D-OCT能在CSC患眼上获得类似于眼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像,从而对CSC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变程度分析及治疗后的病情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