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危重症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玮;褚永果;李伟;王璞;王岚;王维展

    目的:通过检测危重症患者不同时间点血中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结合胃肠功能障碍/衰竭(GIDF)评分系统,早期判断肠黏膜屏障功能,探讨其与危重症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并观察早期予保护肠黏膜屏障措施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我院2014-05-2015-12期间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00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00例,其中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根据是否入院时给予胃肠保护措施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选定患者入院时、24 h、72 h及住院第7天IFABP、D-乳酸,GIDF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入住EICU天数、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28 d后病死率、存活率.结果:胃肠功能障碍组血浆IFABP、D-乳酸水平均升高,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测得的血浆IFABP、D-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血浆IFABP、D-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FABP、D-乳酸水平变化与GIDF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IFABP、D-乳酸水平,GIDF评分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SOFA、入住E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住院天数无相关性;28 d后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者病死组血浆IFABP、D-乳酸水平、GIDF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胃肠功能障碍组中治疗组血浆IFABP、D-乳酸水平,GIDF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病率、细菌移位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FABP和D-乳酸水平,结合GIDF评分,对危重症肠黏膜功能损害可进行早期判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肠黏膜保护措施,改善胃肠功能,降低MODS及细菌移位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