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徐伟;夏瑞;毛庆军;尹鸿;朱琼;郑吉卫

    目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6例手外伤手术患儿,按照小儿及家长的意愿,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这两组患儿全部在其周围采用神经刺激仪,在其引导下进行留置导管行连续腋路臂丛阻滞,术后观察组选用0.2%的罗哌卡因联合1μg/ml芬太尼自控臂丛(PCNA)镇痛,对照组采取10μg·kg-1· d-1芬太尼自控静脉(PCIA)镇痛,对比分析这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结果:在3~9h内,两组患儿的视觉图形模拟评分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27h内,两组患儿的视觉图形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外科术后采取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显著,并且副作用小,改善术后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各医院采用.

  •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余学刚;吕有文;张宏宇;刘宏宇

    目的 总结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麻醉科拟行手术的80例患儿,年龄5~10岁,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患者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儿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0.25%甲磺酸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连续自控臂丛镇痛.在术后不同时相点对患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后疼痛程度、按压自动镇痛泵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分别在术后1h、2h、4h、8h、12h、20 h、24 h、36h及48 h共9个时相点进行访视,其中,观察组患儿在术后第2h、4h、8h、12h、20h、24h、36h及48 h疼痛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按压自动镇痛泵次数少于较对照组,术后恢复较好,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中应用较好,具有镇痛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低的优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