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松解术时骶管阻滞的效果

    作者:谢柏旺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松解术时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37例需行周围神经松解术的糖尿病患者,在骶管内注入0.5%罗哌卡因25 mL行骶管阻滞.记录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并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9.6士2.8)min、(14.6土3.5)min,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222±79)min、(126士49)min.术中所有患者血压、心率平稳,未见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术中VAS评分均低于3分.[结论]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松解术时,应用0.5%罗哌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毒副作用少,麻醉效果确切.

  • 2型糖尿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廖有乔;杨坤;何明武;曹建伟;周伟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10年9月2型糖尿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168例,以75岁为界分为A、B组,再按有无慢性并发症分为两个亚组,各组再随机分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组和行内固定治疗组.分析各组患者的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功能评估.结果 各组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1组、B2组与A2组术前住院天数;b组与a组、B2b组与B1b组术后负重时间;2组与1组、B2b组与B2a组、A2b组住院时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时,无合并慢性并发症、年轻者宜选用内固定治疗,合并慢性并发症、年龄大者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比较观察

    作者:瞿文芳;胡蓉;于莉;许银娥;陈翔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玲;孙立新;宋伟涛;夏晓波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探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患有2型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只眼)为观察组(A组),无糖尿病病史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2只眼)为对照组(B组),正常无眼疾者30例(30只眼)为正常对照组(C组).A组及B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规检查A组、B组、C组术前及A组、B组术后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logMAR远视力、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情况,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分别检测A组、B组、C组术前以及A组和B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A、B、C三组的佳矫正log-MAR远视力分别为1.06±0.42、0.92±0.37、-0.3士0.06,术后1周A、B两组的佳矫正logMAR远视力分别为0.35±0.06、0.31±0.34(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0.38±0.19、0.27±0.17(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0.30±0.14、0.22 ±0.13(P<0.05);术后1、3个月A组的佳矫正logMAR远视力≥0.5的眼数分别占40.0%、76.7%,B组分别占81.3%、87.5%,A、B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前黄斑FRT分别为(234.03±11.12) μm、(231.47±16.61) μm、(233.23±15.31) μm(P>0.05);术后1周,A、B组FRT分别为(242.80±10.83) μm、(236.25±18.13) μm(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252.43±15.60) μm、(238.94±17.58)μm(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238.57±11.68)rn、(236.56±23.46) μm(P>0.05).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增厚,1个月时厚度大,导致了亚临床黄斑水肿以及佳矫正视力下降,3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滤蓝光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付海荣;郭文兵;刘奕志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植入滤蓝光人工晶体治疗效果,为患者白内障术后提供更舒适的选择。方法收集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组,50例植入普通可折叠人工晶体、50例植入滤蓝光人工晶体,术后观察佳矫正视力、并发症,对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术后1周、1个月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1周视功能调查表指标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内,滤蓝光人工晶体可以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提供更好选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