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合募配穴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PAR-2、TRVP1及相关致敏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奎奎;邓多喜;张泓;黎帅;林英惠;谭洁

    目的 观察合募配穴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P物质(S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合募配穴针刺对内脏高敏感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合募针刺组和药物组.造模成功后,合募针刺组对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和募穴天枢穴进行电针干预;药物组给予匹维溴胺灌胃.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并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脊髓L5-S1段PAR-2、TRVP1、SP和CGRP的表达.结果 AWR评分中,治疗前合募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合募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IBS内脏高敏感性有效;治疗后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AR-2、SP、TRVP1和CGRP的IOD值显著升高(P<0.01);合募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AR-2、SP、TRVP1和CGRP的IOD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合募配穴针刺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PAR-2、TRVP1降低SP和CGRP在DRG神经元中的表达来降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

  • "以火逐龙火"法配合合募配穴针刺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强;刘雅男;乔培超;王永铭;罗新军

    目的 观察"以火逐龙火"法配合"合募配穴针刺"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予"以火逐龙火"法配合"合募配穴针刺";对照组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均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Occludin的表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结肠镜下病变活动,黏膜病变疗效,综合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结肠黏膜中可见大量NF-κB、TLR4细胞,治疗后明显减少,组内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Occludin表达逐渐增加、连续,组内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8、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研究组在IL-8、TNF-α含量变化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黏膜病变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6%,两组总有效率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综合疗效方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结论 "以火逐龙火"法配合"合募配穴针刺"能够明显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降低血清IL-8、TNF-α含量,调节肠黏膜TLR4、NF-κB和Oc-cludin的表达及增强黏膜屏障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