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霉素纳米-VEGFR2单抗交联物的抗肝癌作用

    作者:殷香保;邬林泉;黄长文;黄明文;罗志强;周凡;黄俊

    目的 探讨阿霉素纳米-VEGFR2单抗交联物抗肝癌作用,研究其在体内对肝癌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肝癌稞鼠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1)选择10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两组,按尾静脉注射不同成分分别为交联物A组和阿霉素溶液(F-ADM)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交联物在肝癌裸鼠体内分布;(2)选择18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3组,按尾静脉注射不同成分分别为交联物B组、F-ADM组及生理盐水(NS)组,每组在给药当天及给药后第3、6、9、12、15、18、21天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并计算体积,给药后第21天处死全部裸鼠,称肿瘤质量.(3)选择30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3组,按尾静脉注射不同成分分别为交联物C组、F-ADM组、NS组,观察并记录各组肝癌裸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注射交联物A组肝癌裸鼠2h后的肿瘤、血液、心、肝、肾中的阿霉素浓度与注射阿霉素纳米裸鼠(纳米组)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h时药物的靶向指数及选择性指数以肿瘤高;3组肿瘤体积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交联物B组增长慢,其肿瘤体积在给药后第9、12、15、18、21天均明显小于F-ADM组,肿瘤质量在给药后第21天明显轻于F-ADM组(P<0.05);交联物C组和F-ADM组裸鼠的存活率得到改善,从6周开始交联物C组裸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NS组,在9、10、11、12周交联物C组裸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F-ADM组(P<0.05).结论 阿霉素纳米-VEGFR2单抗交联物在抗肝癌过程中实现缓慢释放和靶向性作用,增加了药物在肝及肿瘤中的分布比例,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