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人结肠恶变组织黏膜菌群变化

    作者:廉婕;邰艳红;王磊

    目的 分析结肠腺瘤及腺癌患者的正常组织和恶变组织黏膜菌群特征,试图寻找癌变过程中黏膜菌群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5例腺瘤和2例腺癌患者,肠镜下取微量的结肠黏膜组织,每例患者收集病变组织和病变旁5~ 10 cm处的正常组织,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PCR扩增16S rRNAV3~V4区,对PCR产物进行二代川umina高通量测序,通过COPE软件分析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在0.97相似度下利用QIIME(v1.8.0)软件将序列聚类为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进一步分析结肠正常组织和恶变组织的黏膜菌群物种丰度及结构组成特点.结果 14个样本共得到3 306个OTUs,测序深度不一;腺癌患者结肠正常组织黏膜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恶变组织,腺瘤患者的两组指数比较没有一致规律.14个样本的共有菌门为6个,7例患者的黏膜菌群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在2例腺癌患者恶变组织的黏膜菌群中,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比正常组织显著增多,占30%以上,成为了优势菌门,而在5例腺瘤患者的两组黏膜菌群比较中均没有此现象.在纲和属的分类水平上,梭杆菌纲(Fusobacteriia)和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仍然在腺癌患者恶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明显增多且成为黏膜定植的优势菌.结论 腺瘤到腺癌演变过程中,黏膜定植菌群的多样性变化未出现明显趋势,但根据梭杆菌的变化特点推测其可能是因癌症发生发展导致了数量的增多,而并非是结肠癌发生的病原学因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