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的新生标志物

    作者:李建珍;刘春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新资料显示,美国每年因AMI死亡人数达20~25万,全世界每年因心脏猝死的人数达400~500万[1].而及时明确诊断,给予纤溶治疗、冠状旁路移植或皮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心肌梗死(MI)的强有力证据之一,而其对于非ST抬高型、非Q波型、亚急性心肌梗死等的诊断却有一定局限,这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2].心电图诊断AMI的阳性率多是80%,其余的20%必须依靠生物化学标志物确诊,因此,寻求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不仅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而且为疾病的预后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应具有以下特点:稳定存在且便于测量;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检测早期心肌损伤,其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能够提供临床表现以外的诊断信息.本文就近年来新生生物标志物的特点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