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双Perclose ProGlide交叉缝合与传统缝合穿刺点的疗效比较

    作者:卫任;熊江;郭伟;刘小平;张宏鹏;贾鑫

    目的 通过与传统缝合比较,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采用双Perclose ProGlide交叉缝合修复20F或22F穿刺点的优缺点,为临床穿刺点修复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5月,103例115侧采用外径为20F或22F输送鞘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其中采用双Perclose ProGlide交叉缝合修复穿刺点57例64侧(双Perclose 组),传统缝合修复46例51侧(传统缝合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双Perclose组不同病种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缝合组(P<0.05).术后双Perclose组5例(5侧)、传统缝合组2例(2侧)出现不同程度腹股沟区皮下瘀血;双Perclose组2例(2侧)皮肤穿刺点处淋巴漏,传统缝合组6例(8侧)切口发生淋巴漏.双Perclose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8% (5/64),传统缝合组为15.7% (8/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P=0.19).双Perclose组技术成功率为96.9% (62/64),传统缝合组为100% (5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50).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双Perclose组随访时间2~19个月,平均15个月;传统缝合组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14个月.双Perclose组1例(1侧)术后3个月出现原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给予切开缝合;其余患者无缝合动脉狭窄、假性动脉瘤形成等中期并发症发生.双Perclose组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 (1/64),传统缝合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 与传统缝合技术相比,双PercloseProGlide交叉缝合技术修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20F或22F穿刺点疗效相似,但在控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