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的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和散光的疗效分析

    作者:郑琼芹;邓应平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FS-SBK)中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矫正近视及散光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1月行FS-SBK的屈光不正患者23例(36只眼),根据术中是否行静态眼球自旋跟踪功能(static cyclotorsion control,SCC)分为2组,其中SCC组11例(20只眼),非SCC组12例(16只眼);SCC组内再根据术中静态眼球旋转度数分为±2°以内组(5例9只眼)、±2~±5°组(4例7只眼)、±5°以上组(2例4只眼)3组.分别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和术中SCC度数,提取瞳孔直径为6.5 mm时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斯特尔比率等的均方根值,并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未出现术中及术后的严重并发症.SCC组与非SCC组有效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7±0.145、1.005±0.141,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眼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差值较术前降低,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组内,术后斯特尔比率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彗差的差值在SCC组与非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组内不同眼球旋转度数组间,各指标术前术后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六维眼球跟踪系统的FS-SBK矫正近视及散光有效.FS-SBK在减少低阶像差的同时会引入高阶像差,术中是否行SCC对此无明显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