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穿刺技术进展

    作者:王秀凤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穿刺成功,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但有时难以一次穿刺成功.现就近年来对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体差异等文章做一综述.

  • 成功静脉穿刺的临床操作体会

    作者:张冬梅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广、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临床用药疗效,同时也是在衡量和检验护士的基本技能及护理工作的质量.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将成功静脉穿刺的一些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操作体会
  • 对不同静脉穿刺法所致疼痛的比较

    作者:张冬

    目的:通过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提出静脉穿刺的改变进针角度方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病人的60次静脉穿刺随机分别采用三种静脉穿刺法(不同的进针角度)和传统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每组穿刺法分别间日使用20人次,分析比较病人的疼痛程度,三种穿刺方法疼痛感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变进针角度直接静脉穿刺法能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并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 浅谈儿童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

    作者:刘玲

    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患者给药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儿童而言,这是一个紧张、恐惧的过程,处理不好可能会给患儿带来心灵创伤,所以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必须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该过程对患儿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多动等因素,输液固定好坏是儿童输液过程中另外一个重点.

  • 如何提高便民病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尹银凤;彭冬娥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方法:通过不断总结归纳,列出了自己几点体会.结果:根据病人的年龄特点、病情、药物性质,选择穿刺部位及针头,同时穿刺时应灵活掌握一定的技巧.结论:避免影响穿刺的质量,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固定穿刺针头的技巧,才能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

  •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探讨

    作者:陈美芳;潘丽芳;陈秋萍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药物能否及时地派上用场,取决于静脉穿刺能否成功.由于小儿静脉血管细小,分支较多,且直行距离较短,加之小儿易哭闹挣扎不配合,给静脉穿刺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采用静脉穿刺的五步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静脉输液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 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的分析

    作者:吴新华

    儿科静脉穿刺是一项关键性的护理操作,为提高成功率,我们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穿刺技巧,合理使用留置针及正确按压穿刺点在操作中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成效.

    关键词: 儿科 静脉穿刺
  • 如何提高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吴瑞红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但又重要的基本功.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1].

    关键词: 小儿 静脉穿刺
  • 静脉穿刺的技巧

    作者:张军;王振志;李香红

    目的 探讨周围静脉穿刺的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本院门诊中心静脉输液室,行静脉输液18876例病人,护士输液前要着装规范,有耐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护士发挥技术专长的先决条件,同时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减少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根据个体差异穿刺前正确评估血管,选择相应的血管和穿刺技巧,扎止血带松紧适中,提高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 通过我们细致熟练的操作,使得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很理想.结论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基础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临床上给药的主要方式之一,护士只有掌握了正确、科学的穿刺技巧,才能做到一针见血,不断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局部热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颅脑手术患者肘正中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沈玉霞;蔡霞;陆凤霞;张炜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皮层局部麻醉药在减轻患者静脉针穿刺带来的痛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需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取利多卡因乳膏按1.5 g/10 cm2的剂量对欲行穿刺部位进行涂抹,给予5×5 cm的3M透明敷贴覆盖,之后用40~45℃双效冷热敷垫进行包裹持续热敷,时间分别为10 min、20 min、30 min,并分别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变化和穿刺时患者的VAS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生命体征变化值、疼痛反应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表皮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能明显减少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

  • 探讨静脉穿刺抽血致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皮下淤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献萍

    目的 为了探究静脉穿刺抽血致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皮下淤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52例行静脉穿刺抽血致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皮下淤血案例的相关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和护理组(优化护理方式),每组各26人,分析相关致病因素,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缺少健康教育、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因素是造成血液系统疾病患行静脉穿刺抽血时出现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对比两组病患护理效果,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优化护理对策能够降低血液系统疾病患行静脉穿刺抽血时出现皮下淤血的概率,并且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 优化穿刺法结合Y型静脉套管针用于防止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黄秀兰

    目的 研究分析优化穿刺法结合Y型静脉套管针用于防止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静脉穿刺法结合Y型静脉套管针注射造影剂,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结合蝶翼静脉输液针注射造影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100%,造影剂外渗率为2%,对照组为86%、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化穿刺法结合Y型静脉套管针进行造影剂注射的穿刺成功率高,造影剂外渗率低,临床应用效果好.

  • 细节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张烩萍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静脉穿刺患儿100例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提高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不良反应方面有重要价值,且可改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甜味剂棉球经奶嘴持续吸吮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作者:严凤珍

    目的 观察采用25%葡萄糖棉球经奶嘴持续吸吮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给予甜味剂棉球经奶嘴持续吸吮,对照组给予甜味剂2ml经奶嘴一次性给予后再给予安慰奶嘴吸吮.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得分、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两组静脉穿刺过程中和结束后1min、2min,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及NI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葡萄糖棉球经奶嘴持续吸入方式与联合方式的作用相当,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探讨儿科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作者:刘瑞芬;陈莉桦;宁新燕;莫少芝

    目的 针对儿科临床治疗中的药物外渗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与认识,对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方法 抽选了A医院呼吸科接诊的9例发生过药物外渗的患儿,并对进行处理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预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总结性的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手段,结合药物的不同性质,以及药物在临床治疗应用当中产生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或者是避免出现药物外渗,从而减轻患病儿童身体上的痛苦,在大限度内来对药物外渗进行预防.结果 药物外渗有多种引起因素,需要针对源头来进行分析,根据药物外渗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的阻止药物外渗,减少因为这种情况而对患儿造成的身体上的极大痛苦以及对其家庭造成的心理上的煎熬.此外,药物外渗有可能会导致医院感染的情况,从而使患儿的恢复进度变换,随着患儿住院时间的变长,引起免疫力比较低,极其容易发生二次感染,造成患儿的身心痛苦的同时也会对其家庭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负担.结论 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提高处理药物外渗问题的能力,对既往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且根据曾经进行的不当处理来进行改进,采取有效的防止药物外渗的措施,尽早的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并且进行处理.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提高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对其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工作.

  • "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中的应用

    作者:朱亚男

    目的 提高急诊科护士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方法 急诊科成立"品管圈"活动:提高急诊科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参加人员:急诊科全体护士,儿科大部分护士.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急诊科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急诊科护士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新进护士静脉穿刺水平降低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作者:杨书佳;秦锁娣

    目的 找出新进护士静脉穿刺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满意度寻找到重要途径.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名新进护士的资料,并通过Colaizzi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了解了新进护士对静脉穿刺的重要性认知,静脉穿刺机会和水平,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探索新进护士静脉穿刺培训和考核方法.结论 医院有必要对新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静脉穿刺技能,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临床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快捷的静脉输液治疗.

  •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临床护理复杂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

    作者:关瑞莹

    目的 探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临床护理复杂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采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进行穿刺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应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穿刺完成所需要的耗时、穿刺成功的百分率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应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进行穿刺耗时为(5.50±2.05)min,明显低于比肉眼视觉下穿刺耗时(27.60±18.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7.50%(93/106);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 利用投影式红外线血管成像仪所具有的小巧、可移动、投影处静脉清晰可见等特点,节省了护士穿刺的时间,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降低护士穿刺难度,解决穿刺过程中血管难找的难题,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

    作者:兰培艳

    目的 针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9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及输液的泄漏状态,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及输液的泄漏状态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总体有效率为95.56%,高于参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探究,然后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全面掌握与理解,同时对护理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认识,这样能够在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升总体治疗效率,并且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将此种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 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周红燕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法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不合作的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带空气单手送管法,对照组采用双手置管法.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带空气单手送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手送管应用在急诊科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争取有效时间.

3236 条记录 158/162 页 « 12...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