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网膜内界膜平铺覆盖与内界膜剥除治疗巨大型黄斑裂孔疗效的比较

    作者:邓瑾;孙文涛;雷春灵;柴芳;王双梅;王丽萍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par plana vitrectomy,PPV)+视网膜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平铺覆盖+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与PPV+ILM剥除+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治疗巨大型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和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巨大型IMH 40眼,巨大型高度近视性MH 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对照研究.20眼巨大型IMH患者行传统ILM剥除(A1组),余20眼行ILM平铺覆盖(A2组);20眼巨大型高度近视性MH行传统ILM剥除(B1组),余20眼行ILM平铺覆盖(B2组).术后随诊6 mo以上,对比分析MH的闭合率、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改善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6.193,P时间<0.01,F组间=4.971,P组间=0.03,F交互=18.772,P交互<0.01);对不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前和术后1、3、6mo之间,术后1mo与3、6mo,术后3 mo与术后6 mo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时间两组之间的t检验结果显示,A1和A2在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 m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6.150,P时间<0.01,F组间=5.179,P组间=0.029,F交互=7.079,P交互=0.001);对不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前和术后1、3、6mo之间,术后1mo与3、6mo,术后3mo与术后6mo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时间两组之间的t检验结果显示,B1和B2在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mo,A1组裂孔闭合16眼(80%),4眼(20%)贴附,A2组裂孔闭合20眼(100%);B1组裂孔闭合14眼(70%),6眼(30%)贴附,B2组中裂孔闭合18眼(90%),2眼(10%)贴附.A1组和A2组组间在黄斑裂孔闭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1组和B2组组间在黄斑裂孔闭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视网膜内界膜剥除组裂孔闭合30眼(75%),10眼(25%)贴附和平铺覆盖组黄斑裂孔闭合38眼(95%),2眼(5%)贴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P<0.05).结论:对于巨大型IMH和巨大型高度近视MH患者,ILM平铺覆盖治疗组在闭合率及BCVA提高上明显优于ILM剥除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