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P波离散度与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常程;崔永生;高巍;杨秀玲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P波离散度(Pdisp)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为3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照组为39例健康体检者.测量心电图波大时限(Pmax)及波小时限(Pmin),Pdisp=Pmax-Pmin.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Pmax及Pdisp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Pmin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max及Pdisp与LAD均呈正相关(r=0.603,P<0.01;r=0.642,P<0.01),而Pmax及Pdisp与LVEF均呈负相关(r=-0.559,P<0.01;r=-0.694,P<0.01).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Pdisp明显延长,并与其心功能不全程度明显相关.

  • 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观察及胺碘酮干预

    作者:李震;李红;寇丽娜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能否预测阵发性心房颠动(AF)患者发生的概率及胺碘酮干预的评价.方法:选择110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观察组55例为CHD并AF患者;对照组55例无AF的CHD患者.测量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干预后观察Pd变化.结果:Pmax观察组高于时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Pmin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胺碘酮干预后43例转为窦性心律(占78.1%),25例Pd≤40ms(占45.5%).结论:Pd是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指标,胺碘酮对房颤患者Pd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 缬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盛富强;徐蓉;王玮;王崇全;党书毅;何朝荣;王俊峰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2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80mg/d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各组P波大时限(Pmax)和Pd,并计算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每例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Pmax和Pd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Pmax和Pd无明显变化,其分别为115.4±10.2ms和44.7±12.8ms(P>0.05);但观察组Pmax和Pd明显缩短,其分别为99.8±8.2ms和31.0±10.7ms,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每例患者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能够减小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与Pd,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Pmax与Pd的变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