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兔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宏;张胡金;郭世文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家兔脑损伤模型,应用金标法测定伤前及伤后2、4、6、12、24h,3、5、7d耳缘静脉血液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其行为变化.结果:脑损伤后6h血浆D-二聚体即较前升高(P<0.05),并继续升高,第3天升高为显著(P<0.01),第3~5天达峰值,第7天开始下降.同时观察到家兔伤后即出现跛行,且逐渐加重,第3~5天不能站立,第7天又开始跛行.而假手术组血浆D-二聚体及其行为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脑损伤的早期即可出现纤溶异常,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了解脑损伤的演变过程.

  • 血浆D-二聚体与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巨军;张秀红;王海宁;尹阳;李楠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DD)与肌钙蛋白T(TnT)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6例AMI患者,采用乳胶凝集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DD及心肌TnT(cTnT),计算DD及cTnT阳性率,并与44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发病后,血液中cTnT、DD阳性率分别为87.88%、77.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cTnT单独检测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91%、90.96%.DD单独检测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31%、86.27%.而联合检测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30%、98.75%,临床诊断正确性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浆DD与cTnT对早期诊断AMI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AMI的诊断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